第1605章 內河拖船

大唐帝國掀起了工業時代的浪潮,工廠裏大規模應用蒸汽動力,火車和輪船的出現,由此導致的生產、交通、生活模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改變。

甚至一定程度上徹底改變了華夏人延續了數千年的生活傳統。

以往數千年裏,誰又能想到過,從北海大阪到松江上海,乘坐蒸汽客輪只用區區數天就能跨越。

帝都金陵城到萬裏之遙的土密省伊犁州,如果乘坐郵遞司專屬的快速郵遞車,日夜不停趕路,七天內就能夠抵達。

只是當代的火車除了郵遞司的快速郵遞車外,其他火車晚上都是停下不走的,因為晚上行車還是不夠安全,所以普通客車、貨車都是不會這麽幹的。

但是郵遞司為了保證公文傳遞的速度,卻是需要日夜不停趕路,只是晚上的速度比較慢而已。

蒸汽輪船和火車,讓帝國的交通變得便捷快速起來,哪怕是到了目前西北延長線的盡頭伊犁火車站,後續也還可以乘坐專門的小型蒸汽輪船,通過伊犁河繼續往西,一路抵達巴爾喀什湖。

蒸汽輪船,可不僅僅是指在大海上航行的大噸位輪船!

盡管以太平洋號為代表的四五千噸的大噸位豪華客輪,是目前帝國航海業最耀眼的名片,同樣也有眾多的大噸位客輪、貨輪往來於帝國本土沿海以及各海外領地。

但實際上數量最多的蒸汽船只,卻是內河輪船,尤其是中小噸位的蒸汽輪船。

隨著蒸汽機技術的發展和成熟,雖然說大型的艦載蒸汽機依舊價格高昂,但是小型的艦載蒸汽機其實已經是做到比較便宜了。

國內目前有二十多家廠商可以提供各種規格的蒸汽機,從只有幾馬力的袖珍小型蒸汽機再到單機幾千匹的馬力的巨型蒸汽機,那是應有盡有。

在如今的上海碼頭裏,大部分船只雖然還是木制船只,但是相當多一部分都是加裝了蒸汽機的。

其中各種客運船只,更是清一色的蒸汽客輪。

蒸汽輪船在內河使用的優勢,比海運還要更大,在海洋上,就算沒有蒸汽機,但是靠著風帆和洋流也能跨越大洋,無非就是速度慢一些而已。

但是在內河就很麻煩了,尤其是想要逆流而上的時候。

但是蒸汽輪船的出現,讓逆流而上不再成為障礙。

而且不用受制於風帆,不管是逆流還是沒有風都沒有問題。

所以最近十多年,其實內河輪船的發展絲毫不比海上輪船的發展慢,甚至還要更快一些。

湖廣蒸汽機公司和湖廣武昌造船廠聯合推出的定制型蒸汽拖輪系列,更是讓內河運輸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船是要航行在水裏的,哪怕內河船只的吃水比較淺,但是如果運輸大量貨物的話,要麽就加大船只的大小,要麽吃水更深。

但是很多河流的河面是沒有那麽寬的,太大的船只難以活動,而更多的河流的水深也是不高的,部分河段的水深偏差也比較大。

所以一開始為了能夠在吃水比較淺的小河使用客輪,一般都只能使用小船,但是運貨量也不大,導致運輸成本比較高。

後來武昌造船廠特地退出了這種拖船系列,以往的輪船都是一個船體,蒸汽機在裏頭,也往上運輸貨物。

但是現在,他們卻是搞了個只有蒸汽機,不運貨的拖船出來,船只因為不需要其他空間,所以小小的船體裏就能塞下很大的蒸汽機。

後頭則是拖一艘甚至好幾艘只有空殼,用來專門裝貨的船體。

大體上就跟火車差不多!

這種拖船雖然使用起來其實也挺麻煩,而且風險也有,但是卻廣受歡迎,主要就是運輸成本低,非常低。

如今很經常可以看見在一些小河流、湖泊上,看見一艘拖船帶著好幾排的無動力貨船慢吞吞的前進,別看人家慢,小,但是裝貨量往往是有數十噸甚至幾百噸呢。

這種能夠運輸百噸貨物的拖船隊的造價加起來頂多也就兩三千元,但是一艘載貨百噸的蒸汽貨輪,少說也得七八千元呢。

而大唐帝國的這種小河流、小湖泊到處都是,別說江南了,就算是偏僻的西南地區,甚至是中亞、北方草原、東北等地區都是有的。

在鐵路無法抵達的內陸地區,內河運輸就是成為了最為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

遠洋、沿海、內河、火車這些運輸方式,讓帝國內部的交通往來變的方便而快速。

對此,呂振江是深有感觸的,他九月份的時候回了一趟老家,把家人接到了上海來,這往返幾千裏呢,但是也就只用來十天左右。

然後他又馬不停蹄的前往北海,在北海處理完後又是跑到了遼東省釜山港去籌備新的辦事處,他準備擴展業務了,不是其他地方,正是釜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