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6章 重點封鎖

坐在李軒下方的李暠,如果只是從他的面目表情來看,那麽也是會發現此人也是和聖天子李軒一樣,都是面無表情,仿佛沒有聽見眾多將領們的爭論一樣。

不過他也是一直聽著呢,同時也是不斷的在心中進行各種推測和判斷,從將領們的爭論之中得出自己的結論來。

當然了,他的結論是不會說出來的,也不會有人問,但是他自己卻是可以在稍後和父皇的結論進行對比,然後看看有什麽不同,為什麽不同。

他這是在學習,學習如何當一個皇帝!

他也是知道,這就是父皇帶著自己出席這種重大會議的根本原因,一方面固然是讓自己接觸軍政事務,而另外一方面也是采取言傳身教的方式。

畢竟皇帝這個職業過於特殊,如今整個大唐帝國裏也就只有一個人而已,而且他李暠也不可能去學習什麽皇帝專業,因為根本就沒有這種專業。

他平日裏除了偶爾跟隨在皇帝身邊接觸政務外,大多時候也是在讀書,只不過他讀書的內容和尋常的學子不太一樣。

這年頭的學子們,主要的學習內容已經是從傳統的四書五經,變成了如今的理工科,當然了,傳統的文科依舊非常重要,甚至都不局限在四書五經,此外還得學習天文地理,禮儀藝術等。

所以如今大唐帝國的學子,尤其是大學裏的精英學子,基本上清一色的都是文理精通的全才。

要想報考國子監大學或者是金陵城大學,能夠寫一手好文章,這是最基本的,然後還得精通天文地理,如果是報考的理工科,那麽理科的成績就要更好了。

但是大唐帝國的太子李暠,他的學習內容是更加的繁雜了,傳統的四書五經他要學,天文地理也要學,然後數理化他也得學,就連外人都是有所接觸,如今正學著拉丁語呢,至於為什麽不是西班牙語或者是葡萄牙語,又或者是英文法文德文之類的。

那是英法德這些語言,在這個年頭就是小眾語言,全球範圍內沒幾個人用。

而西班牙和葡萄牙人的使用範圍的倒是比較廣。

但是,如果想要真正的走遍歐洲以及歐洲國家的殖民地,並且是和各國的上層人士熟練的交流,那麽這些語言都不可行,必須是拉丁語。

這年頭的拉丁語,才是歐洲以及歐洲國家的通用書面語。

大唐帝國這些年和歐洲國家接觸眾多,眾多大學也是專門開設了外文系,有的教授西班牙語,有的教葡萄牙語,就連英法德、印度語、韃靼語等偏門的語言都是有人學習,不過,最多的還是拉丁語。

李暠還重點學習歷史,各種史書都是他的重點學習書籍,為何?

以史為鑒!

不過,哪怕是李暠的學習科目眾多,但是這些,都只是普通的學習科目而已,這些東西就算是普通人也能夠接觸到,但是他學習的其他一項技能,就是他人無法接觸到的了。

那就是帝皇之道。

而這東西,李軒是把他親自帶在身邊,進行言傳身教的!

李暠也是知道父皇的打算,所以他每一次都是格外的珍稀父皇帶他出席重大的會議的機會。

因為這些重大會議,不僅僅可以讓李暠更加深刻的了解到帝國,同時也是能夠更加高效的了解帝國的各大機構是如何運轉的,而更加關鍵的是,他可以觀察李軒是怎麽處理政務的。

哪怕已經是年紀不算小了,但是李暠的主要工作還是學習,今天這樣的場合裏,他同樣也是學習。

從會議一開始,他就是在仔細的聽。

將領們看似在爭論,偶爾也會離題,不過主要還是圍繞著印度洋方面的戰事來進行的,而起因,自然是海軍方面提出的印度洋決戰方案。

這個印度洋決戰方案,說起來也是很簡單的,那就是通過控制若幹要點,封鎖其中若幹段航道,徹底掐斷葡萄牙人的海上運輸線。

大唐海軍之前就是打算通過封鎖航線的方式來掐斷葡萄牙人的海上運輸了,但是成效一直不大,以為印度洋實在過於寬闊,那些葡萄牙在印度洋跑海上百年,對印度洋可是熟悉的很,總是能夠繞過大唐海軍的封鎖。

而大唐海軍的戰艦數量也是有限的,而且這年頭的船只噸位小,攜帶的補給數量也是有限,需要經常靠岸進行補給,這也就意味著不能長時間呆在深海進行巡邏封鎖。

加上印度洋實在太寬闊,這分散封鎖了也就意味著不能在同一個海域集中太多的戰艦,而葡萄牙人也不是什麽軟柿子,他們縱然不願意和大唐海軍主力艦隊交戰,但是不代表著他們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有時候他們也是會集中好幾艘船只進行運輸,如果封鎖攔截的大唐海軍船只數量少了,這打起來還真不一定能夠打得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