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4章 偉大的變革時代

宣平十年,金秋十月,陳立夫在上個月離開金陵城返回老家後,首次回到城內。

依舊是坐著他的那輛幾乎標志性的奢華無比的四輪馬車,兩匹高頭大馬拖動著四輪馬車從城外的煤渣路上迅速通過。

隨後沿著這條快速幹道進入了東城區!

東城區和老城區不一樣,四周並沒有圍墻,可以說整個東城區是沒有明顯的界限的,只有一條條寬大的煤渣路連接著東城區各處以及城郊。

除了沒有城墻外,東城區的整個城市布局也是和老城區不一樣,老城區是傳統華夏城市的布局,除了幾條主要的幹道外,其他的街道都是沒有什麽經過完善的規劃,不少街道都是彎曲而狹小,雖然最近幾年,承天知府衙門一直都是對老城區進行市容市貌的持續化改造。

比如說拆除前明時代裏,商家們侵占的街道面積,又比如說整治臟亂差的街區,又比如說對整個的排水設施進行疏通改造。

同時為了更好的管轄城區,還效仿了一些傳統的城市管理方法以及目前基層的一些管理辦法,對城區進行分片,然後設立了若幹分管區,深入城市的每一個角落進行管理。

經過多年整治後的金陵城老城區,各方面的市容市貌可以說和以往是既然不同的,任憑誰走進了金陵城,都會幹凈整潔的街道,寬大的煤渣馬路上井然有序的通行馬車、人群印象深刻。

但是即便是這樣,金陵城的老城區和新東城區也是差距極大的。

金陵新東城區,可以說是大唐王朝這麽多年來,第一個,同時也算得上是唯一的一個全新建立,並且是建立的時候就有著完善的規劃的大規模現代化城市了。

這個總面積比老城區還要大的多的新東城區,從開始規劃的時候,李軒就是親自插手,其中最為明顯的標志,可以說就是各種基礎設施的布局了。

四通八達的交通網,是新東城區的核心基礎設置,數大主幹道,再加上眾多的支幹道,而這些幹道都是筆直寬大。

這些主要的馬路,清一色都是鋪上了煤渣或者水泥路!

值得一提的是水泥路,這條水泥路其實就是沿江東路!

國內城市大規模采用煤渣鋪路,這已經不是什麽新鮮事務了,隨著國內大量采用煤炭作為生產以及取暖,做飯等燃料後,產生了大量的煤渣,這些煤渣最後的用途就是被用來鋪路了。

不過煤渣路也是有著一些缺陷的,尤其是美觀問題就是難以解決。

因此在一些重要地方,還是不用煤渣鋪路,早期的時候,是花費巨大的代價直接采用青石板路,比如說皇家別院正前方的道路,就是采用的石板路。

後來,作為市容市貌壓力極大的金陵城,又是開始采用了木板鋪路!

沒錯,就是用木板鋪路,聽上去似乎覺得很奢侈,但是用木板鋪路可比用石板鋪路成本低多了。

但是木板路,維護保養非常困難,而且木板鋪路,依舊是成本非常高昂,只有一些重要的商業街道裏的人行道,才是會這麽少量這麽做。

而當水泥被發明出來後,其實最先應用的並不是用來建房子,皇家別院裏的翰林院,可不是第一個采用水泥的地方,最先應用水泥的地方實際上是沿江東路。

沿江東路,周圍集中了大量的公司,典型的財富集中之地,為了緩解地方財政,當然更加重要的還是為了自家的體面,沿江東路辦公的公司們,一開始自行集資鋪設石板路和木板路的,但是這條路實在過於繁忙,而且靠近碼頭,經常會有載重的馬車通過,不管是石板還是木板,都是經常損壞。

當時水泥被發明出來後,水泥公司也是出於試驗的目的,所以和東城區的區衙門合作,以幾乎成本價的價格提供水泥用來鋪設沿江東路。

同時為了解決鋪路材料問題,尤其是為了讓水泥更好的用於建築用途,水泥公司專門委托其他單位,設計了一種碎石機,這種碎石機是用蒸汽機作為動力,能夠有效的粉碎石塊,從而得到均勻的小碎石。

水泥和隨時結合起來,這就出現了標準的水泥硬化路面了!

如此也就是造就目前全國獨此一家的水泥路。

不長,前後只有四公裏而已,但是造價卻是極為的高昂!

沒辦法,如今的水泥還是非常的昂貴,要水泥鋪路,那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其他地方一時半會的還是用不起。

倒是軍方那邊采購了絕大部分的水泥產量,然後運輸到重要地區構築炮台等防禦工事。

比如說吳淞炮台,就是軍方的水泥要塞計劃的重要計劃!

軍方計劃用水泥為主要材料,重新構築整座炮台,加大防禦能力,尤其是抵禦重炮轟擊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