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67章 朝報刊行天下震動

一份面向全天下發行的報紙,對於這個時代的交通、通訊技術、印刷技術而言,最難的有兩點,一個運輸、一個印刷。

運輸不用說了,根本就不可能把印刷好的報紙直接派往全國,那樣的話,李軒得建立一個由數十萬組成的物流企業,研發出飛機,火車,汽車,建設好三位一體的交通網絡才行。

但是也不能出現當地辦報,當地印刷的方式,因為這樣的話,禮部的官員們以及李軒自己,就無法掌控朝報的內容了,作為一種面向公眾的宣傳手段,上面的每一篇文章都是必須經過嚴苛審核的,不然的話,朝報就不是大唐王朝的宣傳工具,而是有可能變成針對大唐王朝自身的一柄利刃。

所以從一開始,李軒就是決定了,這是一份五天才發行一次的周報,每一份朝報發行之前必須嚴格的深刻,他李軒看過內容之後,批準了才能夠發行。

所以運輸是采取了折衷的方式,由禮部直接出樣刊,然後再把樣刊通過軍方的驛站體系轉送到各地印刷廠,當地印刷後再進行發行。

為了建立運輸以及印刷、派發的渠道,禮部早已經是上下努力多時,並多次下發公文到各地方請求配合了,各地方衙門也是知道這朝報乃是李軒親自吩咐下來的,也是不敢怠慢。

驛站的運輸最簡單,因為驛站是歸屬於軍方的,采用的是軍事管理,驛站的管理人員,實際乃是現役軍人,因此承擔朝報的運輸任務,只需要一道軍令即可。

嗯,軍方自然也是不會忘記向禮部收錢!

軍方承辦的驛站可是花銷巨大,雖然最核心的目的是為了傳送戰報,不過也是承接官方的各種公文呈遞、官員往來的食宿等,而除了軍方自身的信件、緊急物資快運是免費的外,哪怕是內閣使用驛站,那可都是要收錢的,官員往來食宿更是收費的。

此外,也是承接民間的普通信件郵寄,信件、小件物品的加急運輸,而這些都是收費的,而且收費並不便宜,甚至稱得上昂貴。

因為如果是普通郵件運輸還好,驛站方面按部就班的運輸,並不會額外增加多少成本,而這種方式也是普通公文、信件、小件物品的運輸方式。

而緊急信件、戰報、加急特殊小件物品的話,通常都是采用馬上飛遞的模式,有三百裏加急、五百裏加急這兩種模式,三百裏加急好一些,就是沿途的驛站人員和馬匹勞累一些,但是如果是五百裏加急,那可是會跑死馬匹的。

當然了,如果不是重達事項,是不會動用五百裏加急的,因為這樣的傳遞成本過於高昂,大唐成立以來,動用過五百裏加急的次數並不多,而每一次都是事關重大的戰報。

這些大唐朝報的樣刊,則是采取靈活傳遞的模式,如果說沿途原本就有加急公文、戰報之類的任務,那麽就順手帶上,反正樣刊就是幾張紙而已,並不會影響到驛站的正常運轉,如果沒有的話,則是和普通公文一起運輸,而時效上自然是會緩慢許多。

不過如今的大唐王朝相當重視公文的時效性,很多重要公文往往都是采用三百裏加急的模式,而軍方建立的驛站體系,是間隔十公裏就有一個驛站,每到一個驛站就是換人換馬,只要注意一些,是不會跑死人的。

不過五百裏加急還是非常少用,那基本是緊急軍報才能夠得到的待遇!

而民間的信件如果也有采用三百裏加急,也是可以,但是價格就不是一般的昂貴,不過即便是昂貴無比,但是依舊會有人選擇使用,理由也很簡單,時間就是金錢啊,事態緊急的話,花費一些金錢也不算什麽。

當然了,驛站的收入大頭,還是往來官員乃至普通商人們所帶來的食宿收入,普通信件、公文的郵寄也是收入頗豐。

大唐軍方可不會當冤大頭,每年白白掏出這麽多銀子來辦驛站!

而收費制度下的大唐驛站體系,雖然現在還需要軍方補貼不少銀子,但是大部分的運營費用還是來自於收費,而未來,更是有可能全部靠營業收入來維持了。

大唐朝報的運輸相當容易解決,而印刷則是還要更麻煩一些,自己辦印刷廠那不現實,而是采取和民間的印刷作坊合作的模式。

為此,禮部已經是在統治區裏挑選了十多家有能力進行大規模印刷的印刷作坊進行合作。

因此大唐朝報的發行模式是這樣的:

首先文章通過禮部深刻,上交李軒審閱,李軒批準後,禮部朝報司就會進行排版並印刷樣刊,然後是把樣刊通過軍方驛站轉發到各省下屬的各區域所輸的印刷作坊進行後續大規模的印刷,而印刷也是不可能每個州府都印刷,而是選擇固定的若幹州府,尤其是交通便利的州府進行大規模的印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