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26章 大唐王師的巷戰利器

因為作戰的需要,把兵力雄厚的第一軍拆分成兩個軍之後,就形成了以第一步兵旅為核心的第一軍,以第三步兵旅為核心的第四軍。

守備部隊方面,實力保存的比較好,戰鬥力尚存的第五守備旅則是被配屬給了第一軍,因為第一軍後續是要東進肇慶乃至廣東的,時間緊急,而且任務繁重,所以需要狀態好的守備部隊進行配合。

而第四軍的話,則是北上桂林,而桂林沒什麽明軍重兵防守,拿下來不用花費多大的力氣,等他們拿下桂林,趕到湖廣的話,估計都得大半個月以後了,有了這些時間作為緩沖,新補充進去的新兵也能夠進行有效的訓練並融入部隊了。

再加上趁著這一段時間,好歹給第六步兵團裝備一些槍炮啊,要不然的話,總不能一直讓第六步兵團空頂著主力正規軍的名頭,但是實際戰鬥力以及作戰方式都是清一色的守備軍模式啊。

然後跟隨第四軍出征桂林的還有目前只有番號,還沒有編成的第六守備旅,同時暫編第一團、第二騎兵營也會加入第四軍的作戰序列,同時還有一部分的第二炮兵營。

之所以說是一部分,是因為李軒把這兩部分的部隊都是直接進行了拆分,一到兩半,一半保留番號並編入第四軍,一部分改為近衛軍炮兵營編入近衛軍。

這樣一來,近衛軍就擁有了三個正式的步兵營(其中兩個尚未成軍),一個擁有十二門火炮的炮兵營、一個擁有將近兩百騎的騎兵營一共五個營了。

第一軍去廣東,第四軍去桂林,剩下的近衛軍等部隊自然是留守梧州了。

此外同樣是尚未編成的第七守備旅也是有了去向,後續不出意外的話,這支部隊也將會東進廣東,只不過雖然有明軍降兵可以直接編成,但是整頓守備軍也是需要花費時間的。

從早期的第一守備旅再到如今的第七守備旅,目前已經是足足利用明軍俘虜編成了七個守備旅服役於大唐陸軍了。

而且大唐王師裏的守備旅,絕大部分都是滿員滿編的,雖然往往打完仗就直接補充降兵和繳獲的武器,總兵力高達四萬余人而且普遍裝備有足夠的冷兵器。

不像正規軍那樣,兵員補充麻煩,槍炮補充更麻煩,導致大唐王師的正規軍部隊擴充是極為艱難。

看看現在都還沒有槍炮的第六步兵團以及已經組建了一個多月但是依舊只有兩千多士兵,只有一百多支火槍的第四步兵旅就可以了。

守備軍容易擴編,正規軍困難重重,如此也就導致了大唐王師裏的守備軍數量已經是遠遠超過了正規軍的數量。

而這一點,可是李軒當初沒有想到的。

一開始李軒用明軍戰俘組建守備軍,只是為了因為最開始的時候大唐王師兵力極度缺乏,而且俘虜的明軍數量太多也是不怎麽好處理,所以才是會用明軍降兵組建守備軍。

本來李軒對這些明軍降兵組成的守備軍也沒有抱有太大的指望,只要他們能夠承擔炮灰的作用那麽基本就足夠了。

但是也不知道因為大唐王朝的體制比明王朝的太好,所以這些明軍降兵變成了大唐王師後,戰鬥力那是直線上升,不僅僅讓對面的明軍大為驚詫,大罵這些叛徒。

就連大唐王師裏的高級將領們,其實對部分守備軍所爆發出來的戰鬥力都是極為意外的。

之前的諸多戰役裏,守備軍都有著比較好的表現,雖然說依舊無法承擔主力的位置,也經常被敵軍優勢兵力打的潰敗,死傷慘重,但是一支部隊有勝有敗是很正常的事,重要的是,這些明軍降兵組成的守備旅,在執行命令的時候還是很堅決果斷的。

梧州戰役裏,第三守備旅可謂是死傷慘重,尤其是第五守備團,全團不過三千人,但是死傷了一千人出頭,傷亡率超過三分之一,即便是如此,第五守備團也是依舊堅持戰鬥。

這份死戰不退的勇氣和韌性,是很多主力正規軍都沒有的。

只是這個時候,很多人都直接忽視了,第三守備旅發起沖鋒的時候,後頭有著眾多的督戰部隊守住,其中還有第二騎兵營裏的兩百騎兵呢。

並且第五守備團是不止潰退了一次,而是好幾次,而每一次都是被督戰隊強行壓著掉頭再一次發起進攻。

此戰中,死在督戰隊手裏的第五守備團士兵就超過百人。

如果沒有如此嚴苛的軍法,沒有強力的督戰隊,第五守備團乃至整個第三守備旅,是不可能在傷亡如此慘重的情況下還持續作戰的。

這一點顯然是被郝柏年等高級們所忽視了,或者說他們認為這是正常的。

不過不管怎麽說,這大唐王師裏的守備旅已經成長為了大唐王師裏的一直重要的軍事力量,並發揮重大作用卻是肯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