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38章 兵力破萬

每一次擴軍的時候,火炮都是讓李軒最頭疼的,一方面是技術不行,這造炮本來就難,另外一方面隨著大唐新軍的規模過大和作戰區域的擴大,導致戰術也在發生變化。

戰術上的變化自然也就讓部隊對火炮的需求也在不斷變化,這讓李軒對於火炮也是提出了好幾次不同的要求。

當然了,之所以搞了好幾次的火炮需求變化,這也是因為大唐規模小,火炮數量少和種類少的緣故,如果大唐實力強大,每個種類的火炮都有的話,就不用這麽糾結了,各種類型的火炮都來個百八十門的,什麽問題都解決了,可惜的是,這是不現實的。

李軒只能在有限的資源裏造出少數的火炮,並且確保這些火炮是大唐新軍目前所最需要的。

考慮了一番後,李軒先是讓兵部的作坊先搞一門這種一千三百斤的樣炮看看再說,反正現在船小好掉頭,好不好用先試著裝備一門再說,就和當初的八百斤意大利炮一樣,當時也只是造了一門而已。

至於大量制造的火炮,李軒考慮許久後,暫時就確定為兩種,一種是輕型步兵支援火炮,也就是一百五十斤的營炮,另外一種就是八百斤的意大利炮。

至於五百斤的炮,高不成低不就的,李軒已經是決定放棄掉了,後續不再制造了,現有的這五門單獨編為一隊,用到報廢就拿回去回爐造新炮,這火炮用的可都是珍貴的青銅的,銅料可是寶貴的很,炮就算打費了,這廢炮也得拉回去回爐造新炮。

至於一千三百斤的重炮,先讓工部的兵器作坊先研究著,造出樣炮再說,反正這一千多斤的重炮也不是那麽好制造出來的,後續看看實際作戰效果再決定是否大規模生產。

一個炮兵營有四個炮兵隊,也就是說需要二十四門火炮,再加上每個步兵營都需要兩門一百五十斤的營炮,這加起來就是二十門,這些火炮足夠讓大唐王朝的工部兵器作坊生產好久了,至少三四個月內都看不到炮兵部隊滿編了。

除了炮兵營外,騎兵部隊也是進行了相應的擴編,而能擴編多少取決於大唐新軍能夠搜刮到多少戰馬,而興泉府本來就沒多少馬,之前明軍那邊都沒有成規模的騎兵,所以唐軍不管是繳獲還是從民間征召馬匹,這個數字都不會太高,少則數十一百,多也不過一兩百而已。

換句話說,大唐新軍的騎兵隊,其規模頂多就是從之前的數十騎擴充到一百多騎而已。

輜重部隊的規模擴充也不算大,從之前的四個隊擴充到了五個隊,之所以擴充不大,這是因為步兵營自身也會編入一個輜重排,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輜重營的後勤壓力。

剩下的刀盾兵和弓箭手,李軒並不打算繼續大規模單獨擴充這兩個兵種了,直屬刀盾兵和弓箭手,依舊各保持一個隊的規模。

這並不是說大唐新軍裏不再擴充冷兵器部隊了,而是因為李軒將會把刀盾兵、弓箭手這些傳統冷兵器部隊大規模編為守備營。

但是考慮到最近兩次戰鬥裏繳獲了大量的明軍,大唐新軍勢必會以這些俘虜為基礎編成守備營,到時候這些守備營裏也是冷兵器部隊,自然會是以長矛兵、刀盾兵、弓箭手為主。

根據大唐新軍裏管理俘虜的資深人士,國舅白雲奇的預計,他們將能夠從俘虜的現有大約四千人明軍裏,挑選出合格的守備士兵大約一千人,而剩下的則是一股腦扔給工部下屬的那些作坊,如果安排不過來就讓他們去種田。

挑選出來的一千人,基本上都是之前宋志文招募的募兵為主,這些人身體素質比較好,也經過一些軍事訓練,不能白白浪費了。

這一千人,再加上之前的第一守備營裏的士兵,剛好可以編成兩個擴編後的守備營。

守備營的編制擴編,但是和主力營不太一樣,因為他們是徹底的冷兵器部隊,而且兵員主要是來之於俘虜,所以李軒並沒有嚴格規定守備營的各兵種比例,沒有要求說一定要多少刀盾兵,一定要多少長矛手和弓箭手,只給出了每個營七百人的限額,至於士兵的搭配則是有什麽士兵就用什麽士兵,刀盾兵多就配置多一些的刀盾兵。

十個步兵營、兩個守備營、一個炮兵營、一個輜重營、一個騎兵隊、一個刀盾兵隊、一個弓箭手隊,這些部隊如果都完成的擴編的話,總兵力將會達到一萬人多點。

這裏頭可不包含樞密院裏的文職軍人,也不包含臨時征召而來的民夫,而是單單指能夠拉出去打仗的戰鬥部隊。

而這還不是整個大唐的武裝力量,因為大唐王朝還有著捕盜營這種類似武裝警察的武裝力量,這個捕盜營不僅僅是用來維持治安的,關鍵時間也勉強能承擔一些低強度的作戰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