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產業(第2/2頁)

大概比較起來,利潤只是翻了一倍。

八百匹綢緞,也不過只能販來兩千多兩銀子,再按陳沐預想的軍戶四分、所庫三分、他三分來分配的話,軍戶落不到手上也就一兩銀子。

分入千戶庫中的部分甚至不夠換來一艘大黑船。

聊勝於無,大概每個軍戶能因為織絲多得兩石米,也算有點報酬。

“總督撥下來的那些呢?”

說到這,李旦樂了,道:“官府撥下來的自然是好東西多,有的能販到上百顆金幣,最次的那匹,也是十六匹六十金幣的價錢。”

說著李旦對陳沐解釋道:“孩兒專門問過,他們和咱不一樣,咱的綢緞,家裏有地的尋常農戶也能置辦一身,他們不行,他們買綢緞的都是達官顯貴,所以這平常的綢緞,在他們那不好賣,價錢就上不去。”

李旦還給陳沐獻上計了,道:“義父,明年咱香山織的綢緞不要往濠鏡賣,在廣州府尋商賈賣了,三匹就能買兩匹最好的綢緞,換購吃進來,再把最好的綢緞販進濠鏡,能多獲五倍之利!”

腦子可以。

如果能在大明內找到接手這些綢緞的下家,再尋到賣出綢緞的上家,這個產業是可以持續發展的。

“一百二十匹綢緞,能讓佩雷拉從滿刺加買一艘大黑船送過來,怎麽樣?”

陳沐點頭,這次夷商來,能讓香山賺到足夠多的錢,“賣,都賣了,讓他入冬之前派人把大船開到濠鏡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