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7章 民族脊梁(第2/2頁)

方不為恭敬的點了點頭。

這位便是被太祖譽為“華僑旗幟,民族光輝”的那一位。

從三一年開始,任南洋僑盟會長,一直到他逝世。

他是南洋數一數二的富商,資產數億計。

但到最後,所有的產業,都被他捐出,用來抗戰了,沒給子孫後代留下一毛錢。

他的兒子沒他這麽大的本事,只好開出租車為生……

對於這樣的人物,方不為想不尊敬都難。

抗戰十四年,海外僑商負擔了國民政府這十四年間所耗軍費的三分之一還多。

特別是南洋。

前四年,也就是三七,三八,三九,四零這四年,只是南洋僑盟,匯往國內的外匯高達十一個億的美金,等於負擔了這四年國民政府軍費開支的八成以上。

這些錢,就是這麽來的。

陳佳庚與於二君,就是八百萬抗日僑胞的縮影。

什麽是民族脊梁?

這就是!

兩位老人此時討論的,也是募捐的事情。

年節後的募捐大會,能不能再多請一些人過來?

名下還有什麽產業是可以賣的,能夠盡快的變現的?

還能從什麽渠道,買到國內緊缺的物資?

能不能再召集一些子弟兵,派往國內支援參戰?

……

這一年以來,這樣的一幕,方不為已經在美國和南洋看到過無數次了,但每看一次,他都會被感動一次。

相對於處在水深火熱當中的國民,他們這種身處海外,並無戰火波及之虞,卻時刻心憂祖國的志士,更讓人心生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