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2章 唐國半壁江山已失(第2/2頁)

而這個時候,唐帝李世民才收到潼關丟失,羅士信連破十數城的消息,大驚之下,連忙調集大軍在商洛郡邊界處布防。

這個期間,秦瓊將潼關城十萬降軍打亂編制,按照安全府提供的人員情報,提拔重用了一部分降軍將官,將這十萬降軍全部編入了羅士信的旋風軍團和裴元慶的太原軍團。

這一下,大安國的東路軍人馬翻了一倍,聲勢浩大之極。

不過,秦瓊也沒有急著立刻發起進攻,而是消化攻下的潼關郡和弘農郡,待大安國內朝廷派來的官吏逐步控制了兩郡地方,順便進一步整頓理順降軍之後,才繼續向唐國商洛郡發起攻擊。

只要攻下商洛郡,便直接面對長安城所在京兆府地界。

事實上,不光是東路大軍,西邊徐世績留下上官虎盯著黑風關城,他帶領五萬瓦崗軍已經進逼到河池郡,而只要攻下這河池郡,打下鹹陽城,同樣直逼長安城。

一時間,對於唐國來說,戰場形勢急轉而下,除了東南邊洛陽有長孫無忌帶領十五萬大軍親自坐鎮,讓李靖帶領十萬人馬用盡手段都未能攻下之外,大安國東、西兩路大軍距離長安城已經不到五百裏路。

唐國朝廷惶恐,官吏人心惶惶,軍隊的軍心不可避免的受到影響。

唐國宰相長孫無忌親自統兵守著洛陽城,雖然心智過人,手段厲害,而且得了其父長孫晟的真傳,文治厲害不說,統兵打仗也是好手。

不過,長孫無忌雖然想要對洛陽城中十五萬守軍封鎖消息,但在安全府在洛陽城中暗子的運作之下,十五萬守軍還是不可避免的知道了東西兩個方向已方大軍節節失敗,大安國大軍已經快要打到長安城的消息。

而且,安全府暗子大肆散步謠言,攪動民心,從而影響軍心,在數天之內,讓洛陽城守軍的士氣下降不少。

李靖抓住機會,以兩百名鋼甲死士的自爆為代價,終於讓一波軍隊攻上洛陽城頭,建立據點,雙方在城頭廝殺半天時間,終於大安國大軍在城頭站穩腳根,爬上城頭人數越來越多,最終破城。

唐國宰相長孫無忌未戰先慮敗,對於城破之後如何巷戰顯然有著充分的準備,接下來的巷戰足足打殺了一天一夜,加上這些天攻城的死傷,李靖帶領南路軍最終付出了近兩萬人馬,才徹底拿下洛陽城。

而且,長孫無忌見洛陽城已經難以奪回,果斷留下五萬人馬斷後,他帶領八萬人從容撤退。

至此,歷時一個多月的洛陽大戰結束,最後的結果是,大安國攻下了有著特殊意義的洛陽城及洛陽附近兩郡,斬首唐軍五萬,俘獲三萬降軍。

這樣的死傷比例若是放在大隋乃至之前歷朝歷代,都已經算是大勝了,但是與這些年遠東軍和大安國立國以來的對外大戰,算是死傷最大的一次。

造成如此大的死傷,卻是有三個因素。

第一,唐軍也有火藥武器,又是守城的一方,從城頭上往下仍手榴彈、炸藥包,對攻城的大安國大軍造成了極大的損失。

第二,當年楊廣在洛陽建新都時城墻修建得極為高大堅固,堪稱是當世第一大城、第一堅城,再加上這兩年唐國又根據預防火藥武器的標準進行了加固。

第三,卻是唐國宰相長孫無忌不愧是原本歷史上大唐淩煙閣二十四位功臣排名第一的存在,謀劃、手段、治軍、用人都極為厲害,若不是李靖這等同等層次的牛人與其對戰,換成別人說實話能否這麽快攻下洛陽城,還真是兩說。

…………

…………

長孫無忌帶領八萬敗兵一路退回到上洛郡城,立刻下令準備守城,據他估計,最多半天時間,李靖便會帶領大軍追殺而來,對上洛城進行圍城,然後發動猛力的攻擊。

城內本來還有兩萬大軍,加上回來的八萬,上洛郡城內還有十萬大軍。

經過這些天的開戰,已經進一步證實,他們唐軍野戰打不過大安國同等數量大軍,但洛陽城能夠守住一個多月,而且給大安國大軍死傷不小,這讓長孫無忌有信心在吸取洛陽城的教訓之後,堅守上洛城一個月時間,不過前提是城內要有足夠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