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6章:重塑邊境的可行性(上)

“遠的東西,我們現在不提,今日我們就提些實際的。”先後有範天雄、陳奇瑜在這發話,趙宗武一轉畫風道:“這人還是實際些好,站在怎樣的位置,處於怎樣的高度,就應該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對當前的九邊帥府來說,盡管說它已成功將北部邊疆囊括其中,並且有你們這群幹才統禦,但是這麽長時間,積攢下來的隱患,並非是一朝一夕所能改變的。”

趙宗武用征討流寇的名義,順勢掌握了九邊重鎮,盡管說從大義上來講,九邊重鎮已經歸屬於趙宗武麾下,但是不當家、不知柴米油鹽貴,許多時候,並不是一句簡單的掌控,就能夠徹底解決的。

趙宗武他費盡周折,將駐守各鎮的總兵官叫來,那就是要對現階段的軍隊,再次進行大規模的調整革新。

如果不是這樣,趙宗武絕不會將各鎮總兵官喊來。

毛文龍感同身受的說道:“國公爺您說的非常對,這段時間對末將來說,那絕對是一段難忘的經歷。”

作為趙宗武的結義大哥,毛文龍在九邊帥府中,擁有著獨特的地位,因此越是到一定的地位,那個生性灑脫豪爽的毛文龍,漸漸的也發生了一些改變。

對於毛文龍來說,盡管他擁有著超高的指揮天賦,但是更多的他也需要有所顧及,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千世界,誰又能真正做到一成不變?

恐誰都無法做到這一點!

“根據九邊帥府,所提供的邊鎮軍餉機制,這段時間太原鎮的所屬軍司,一直在籌算有關餉銀調動。”與昔日的豪爽不同,此時的毛文龍,臉上多少卻帶有幾分凝重。

到了毛文龍現在的位置,需要他考慮的問題成倍增加,盡管說控轄的範圍,遠不如他在皮島時的權限,但是此時他手中掌握的精兵,卻也是成倍增加。

毛文龍繼續道:“因為邊鎮內存在著諸多要沖之地,這使得我部需要控轄的範圍亦非常寬廣,盡管說在太原鎮境內,成立了對應的地方駐防軍體系。

但是依照九邊帥府的定論,對應邊鎮地方駐防軍,應歸邊鎮總兵官控轄,所需銀餉輜重,亦由邊鎮總兵官統一調撥,這也就使得本應用在強軍途中的銀餉,多半卻浪費在無用的駐防要沖之地上面。”

與大明在邊鎮之地執行的兵策不同,因為趙宗武組建了九邊帥府,所以使得北部沿線軍鎮,皆形成了一條動態的防禦體系,再加上已經逐步固化的軍隊體制,使得北部邊疆能夠逐步恢復平穩。

這樣優良的策略,必然會造就一些沖突。

毛文龍此話講出,讓在場的多數總兵官,皆感同身受的點了點頭,因為毛文龍講的這些,也是他們當下最為苦惱的事情。

“毛帥講的,亦是末將想提的。”滿桂接著講道:“國公爺,想必在您心中也知道,寧夏鎮那獨特的地理位置,因為歷史遺留問題,使得寧夏鎮控轄的要沖之地,有許多都是可以通過前提、歸攏,來使得寧夏鎮境內的防線變得更為合理。

如今因為不合理的防線體系,使得寧夏鎮每年都會最少白白耗損五百萬銀元,雖然末將知道,前提防線,這中間涉及到的問題有很多,但是如果能夠徹底解決這一問題,那受到積極影響的,不僅只有寧夏鎮一地,還會對周邊邊鎮帶來相應的變動。”

作為跟隨趙宗武時間最長的武將,那都清楚趙宗武是怎樣的脾性,只要是合理有效的問題,就直截了當的講明就行,在這裏不存在所謂的勾心鬥角。

站在趙宗武的高度,因為他知道自己想得到的是什麽,也清楚自己聚攏在身邊的每一位武將官員,究竟是怎樣的脾氣秉性,因此他的心胸也比想象中的要大。

認真聽著毛文龍、滿桂所講的話,趙宗武點點頭道:“你們說的都沒錯,既然提到了這裏,那麽我們就先講一講,九邊帥府現有邊鎮疆域不合理之處。

因為大明對外態勢的不斷變動,再加上朝中大臣,對於邊鎮了解不足的緣故,才使得現階段的九邊重鎮,看似是牢靠穩定的,但是卻依舊還是留下了諸多的隱患。”

大明盡管說得國正,但是因為諸多因素的影響,使得大明的體制存在著短板,在前文中就曾提到,衛所制度在建國初期,的確是求穩的良策,但是這樣的體制,絕對不適用於後期的王朝統治。

正如毛文龍、滿桂講的那樣,盡管說大明每年用在邊鎮的銀餉,其實並非是一筆小的數目,但是在這中間有很多銀餉,卻浪費到了看不見的地方。

盡管說趙宗武已經用了諸多方法,去優化了相應的邊鎮體制,但是通過這兩年的實際調查、匯總,還是有至少兩千五百萬銀元的耗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