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6章 英靈不遠(第2/2頁)

全場軍人脫帽低頭,全場民眾也齊齊低頭,滿場寂然。

“默哀畢!”山西老漢擡起頭,繼續道:“有人說,授勛乃是歡慶之事,不宜放置靈堂之上,不吉利。但老漢卻認為,在此國難之時,授勛必須放在此地,我們正是要讓日寇得知,我全軍保衛中國之決心。四位將軍英靈不遠,且看我第2戰區全軍,我全山西民眾,是如何誓死守衛山西的。”

“將軍英靈不遠,誓死守衛山西!”

全場隨著山西老漢慷慨激昂的發言,場下軍民呼聲如雷。

這位,在山西做了二十年土皇帝,在鼓動人心方面真是有一手的。

全場能在這位山西第一人的鼓動下保持冷靜的,劉團座算是不多者之一。他對這位極擅於左右逢源的國內老牌軍閥還是很了解的。

你要說他愛國吧!他在整個衛國戰爭期間沒少和日本人眉來眼去私通款曲。但你要說他不愛國吧!整個衛國戰爭期間,無論中國戰場有多險惡,無論日本人怎麽利誘,大本營山西又被日軍占領得只剩下窮山惡水,這位卻也沒有真的投降過日本人。

這很矛盾,但卻是這位民國梟雄的真實寫照。說到底,他是個很實際的人,無論怎麽樣,先生存下來再說。你要讓他像他身後的四個捐軀的將領一般為國為民獻身,那是萬萬不能的,但若是說讓他為了榮華富貴就此變節成為日本人的漢奸走狗,卻也是極難。

事實上,整個衛國戰爭期間,這些盤踞在各省為了搶地盤發動各種臭名昭著國內戰爭的軍閥們,還真沒一個投降日本人的。

或許,這個時候的人們,都還有著他們的道德底線的。這也是劉浪對這些自私自利的軍閥頭頭們還有一絲好感的原因之一。哪怕他們這些慷慨陳詞之調和他曾經時空中的所作所為比起來,有些假。

只要不當叛徒漢奸,就還是個中國人。

“有請國府軍事委員會侍從室侍衛長王世和少將宣讀最高統帥令!”

隨著山西老漢的高聲介紹,王世和大步流星走到靈堂中央,先是沖著蓋著國旗的四口棺木敬禮,接著向山西老漢敬禮,再向四周軍民行禮。

全場肅然。

“最高統帥令!”從胸前拿出一張寫滿字的白紙,王世和肅然道。

執勤的士兵,將右手臂擡至胸前,其余所有軍官,從將官到尉官,齊齊肅然立正。

“此次晉東大捷,忻口會戰正烈,為獎勵有功之軍,為鼓舞全國軍民抗戰之勇氣,特頒布獎勵如下:

查國民革命軍第9軍中將軍長郝夢齡,一軍獨領,身先士卒,縱橫馳騁,寧惜一死,挺身殺賊,誓雪國恥。應以明令褒獎,授青天白日勛章一枚,並追晉陸軍上將。交行政院轉飭軍政部從優議恤,以彰忠烈。

查國民革命軍第9軍第54師少將師長劉家麒,漫天炮火,萬鈞雷霆,慨然赴敵,槍林彈雨,與寇偕亡。應以明令褒獎,授,青天白日勛章一枚,並追晉陸軍中將。交行政院轉飭軍政部從優議恤,以彰忠烈。

查國民革命軍第十四集團軍獨立第五旅少將旅長鄭廷珍,不惜此身,殺賊衛國,無忝炎黃。應以明令褒獎,授青天白日勛章勛章一枚,並追晉陸軍中將。交行政院轉飭軍政部從優議恤,以彰忠烈。

查國民革命軍第66師第196旅少將旅長姜玉貞,久歷戎行,夙稱忠勇,此次奉命抗戰,苦戰經時,堅守圍攻,竟以身殉,眷懷忠烈,軫悼實深,應以明令褒獎,並追晉陸軍中將,交行政院轉飭軍政部從優議恤,以彰忠烈。”

擡頭掃了一眼滿面肅色的軍民,王世和繼續念道:“軍事委員會令,原平之戰,第196旅全軍近以全部犧牲,故,取消其196旅之番號,該番號,存入档案,永不再用……”

在授勛會上突然來了這麽一處,別說廣大軍民大為愕然,就是山西老漢都驚呆了。這是要做甚?

不過,老牌政客就是老牌政客,除了驟聞噩耗眉頭微微一挑,這位卻是神色不動,仿佛取消番號的一個旅不是他晉綏軍的一樣。

“以原平之戰第196旅殘存之兵基礎上重建一旅,番號:虎賁,劃歸第二戰區司令部直屬。”

這一下,可是不得了。

全場先是一靜,接著便是掌聲如雷。

在場的,自然是山西人居多。全國有番號的部隊多了,但獨稱其名的部隊卻沒有幾支,尤其是以“虎賁”命名的,更是獨一無二。

但,漫天的歡呼聲中,卻是夾雜著幾聲悲憤的嘶吼和幼童的哀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