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武漢會戰(第2/2頁)

除了東久邇宮的第2軍,華中派譴軍的序列中還有新編成的第11軍。

第11軍司令官岡村寧次更是個兇名昭著的人物,在日本軍國化的道路上,以岡村寧次為首的所謂的“昭和三羽烏”可以說發揮了關鍵作用。

所謂的三羽烏,其實就是三傑的意思,比如漢初三傑。

昭和三羽烏中,除了岡村寧次,還有永田鐵山以及小畑敏四郎,正是這仨老鬼子締造了巴登巴登同盟,推翻了自明治維新以後所產生的舊有政治秩序,真正使日本天皇擁有了至高無上的軍權力,從此日本才真正走向軍國主義。

需要說明的是,明治維新之後,日本搭上了資本主義的末班車,並在短短三十年之內迅速成為了列強之一,但是在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天皇其實並無軍權,當時日本的軍權把持在以明治三羽烏為首的薩摩、長州兩藩的官僚武士集團手裏。

明治三羽烏中,西鄉隆盛、大久保利通是薩摩藩出身,木戶孝允是長州藩出身,在明治維新之後,這兩個藩的官僚武士集團牢牢的把持住了軍權,如果你不是薩摩藩出身,根本別想進入到海軍高層,而如果不長州藩出身,則不可能進入陸軍高層。

統治階級固化,就必然導致腐敗叢生,到了二十世紀二十年代,日本海軍、陸軍界的腐敗已經十分的嚴重,一二八上海抗戰,長城抗戰,當時虛弱到極點的中國、軍隊之所以還能夠頂住日軍的進攻,日軍內部的腐敗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軍權長期由薩摩、長州兩藩的武士階層把持,當然會引起皇室的不滿。

裕仁當時還是皇子,卻對這種現狀十分不滿,於是在裕仁畢生中僅有的一次出使歐洲的過程中,在撇開了薩摩、長州兩個藩的眼線之後,秘密將岡村寧次召到了禦前,囑意岡村寧次去替他搜羅羽翼,組建以裕仁為效忠對象的少壯軍官團!

於是岡村寧次找來了永田鐵山、小畑敏四郎,組建起了巴登巴登同盟,事實上東條英機也參與了這次秘密集會,遺憾的是,當時東條英機只是負責放哨的小嘍羅,這個巴登巴登同盟也就是後來昭和軍閥集團的前身。

巴登集會之後,岡村寧次三人又相繼將梅津美治郎、山下奉文、中村小太郎、中島今朝吾、下村定、松井石根、磯谷廉介等七入引入巴登同盟,這十一人,共同組成了昭和軍閥集團的核心骨幹成員,這個也是日軍賴以發動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基石。

岡村寧次在調任第11軍司令官之前,原本擔任駐東北的第2師團的師團長。

在第2師團的師團長任上,岡村寧次在圍剿東北抗聯的戰事中,初次試行了他的囚籠堡壘政策,就是將東四省的老百姓圈禁在一個個的大村子裏,每個村子都由軍警把守,這樣東北抗聯的部隊得不到給養,很快就因為饑寒交迫衰敗下來。

東北抗聯兵力最多時,曾經發展到三萬多人,可在岡村寧次的囚籠絞殺下,很快就被打得只剩下不足千人,並且還失去了固定的根據地,只能四處打遊擊,從軍事意義上講,東北抗聯已不可能再對關東軍構成任何威脅。

正是因為在第二師團任上表現優異,岡村寧次才得以重用,被越級提拔為第11軍的司令官,此舉引發了華中派譴軍司令官畑俊六的極大不滿,因為在畑俊六看來岡村寧次屬於小字輩,根本就沒資格擔任集團軍司令官。

這也為後面岡村次次面對薛嶽時的苦戰埋下了伏筆,因為他無法得到來自上海派譴軍司令官畑俊六的全力支持,不過岡村寧次這老鬼子也確實是厲害,既便有畑俊六的擎肘,既便在南潯路上遭到了失敗,也仍然從中路突破,打贏了武漢會戰。

在這個時空,因為徐銳的出現,武漢會戰的戰前態勢有了一些變化,但是基本上,卻還是與歷史上的出入不大,徐銳這只穿越而來的小蝴蝶雖然在玩命的撲騰,卻終究還是沒能夠引發一場大風暴,還是不足以改變歷史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