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殺(第3/4頁)

我們記得,在離谷倉不遠的地方,一大群人開始毆打、推擠已然遍體鱗傷、驚恐萬分的猶太人,試圖將他們推進谷倉中。“我們把猶太人趕進谷倉裏,”後來切斯瓦夫·勞丹斯基(Czesław Laudański)在報告中寫道,“我們命令他們往裏走,猶太人不得不進去。”

關於谷倉裏所發生的事,我們聽到了兩個故事。一個故事是關於一個名叫米哈烏·庫洛帕特瓦(Michał Kuropatwa)的馬車夫的,他早前曾幫一位波蘭官兵逃過了蘇軍的追捕。當這場屠殺行動的所謂的“領導者”在猶太人群中發現庫洛帕特瓦後,他們把他叫了出來,並告訴他,因為他曾經幫助過一位波蘭官兵,所以他現在可以回家了。但庫洛帕特瓦毅然拒絕,他選擇與自己的族人同生共死。

接著,谷倉被澆上煤油。煤油來自安東尼·涅布日多夫斯基(Anotoni Niebrzydowski)的倉庫,他把東西給了他兄弟耶日·卡利諾夫斯基(Jerzy Kalinowski)和歐根紐什·卡裏諾夫斯基。“他們帶著我給他們的八升煤油去了現場,將其澆在擠滿了猶太人的谷倉上,並把它點著了。接下去發生了什麽我就不知道了。”但我們知道接下去發生的事——猶太人被活活燒死了。在最後一刻,雅內克·諾伊馬克(Janek Neumark)逃出了這個地獄。一股炙熱的空氣頂開了谷倉的門,諾伊馬克、他姐姐和她五歲的女兒當時就在門口。斯塔歇克·希拉瓦(Staszek Sielawa)手持斧子,擋住了他們的去路。但諾伊馬克奮力擊落了他的武器,他們三人成功逃走,躲進了墓地。他在谷倉中所看到的最後一個場景,是他已被火舌吞噬的老父親。

火勢應該不是均勻地向外發展的,它實際上是根據風向而由東向西蔓延的。事發之後,在谷倉裏的東側,人們發現了一些焦炭狀的屍體;但在中心位置,有更多的屍體,而在西側,死人甚至堆成了山。在屍堆上層的人都是被燒死的,但那些在最底下的則是被壓死或窒息而亡的,很多人的衣服甚至都還完好無損。“他們彼此交纏得太緊,以至於屍體都無法被分開。”一名年長的農民回憶道。他當時還是個小男孩,在事發之後和一群當地的男人被一起派去掩埋死屍。他還補充了一個細節,無意中證實了瓦瑟什塔因那令人不寒而栗的證詞:“盡管事發之後已經一片慘狀,這些人還是要去搜刮死者身上的財物,因為這些猶太人生前可能會將值錢的東西縫進衣服裏。我摸到了一個布羅林牌(Brolin)鞋油的盒子,它叮當作響。我用鐵鍬將盒子撬開,一些閃閃發光的硬幣掉了出來——我想應該是一些沙皇時期的面值為五盧布的金幣。人們立刻聚攏過來撿這些錢,這也引起了德國憲兵的注意。他們搜查了每一具屍體。如果有人試圖把找到的財物放進自己口袋裏,他們會立即將其奪過去,並給那個人一鐵鍬。但有些人把找到的東西藏在鞋子裏,就沒有被發現。”

整起事件中最惡劣的劊子手,恐怕是一個姓考布日涅茨基(Kobrzyniecki)的人。也有一些證人告訴我們,他才是點燃谷倉的人。“後來人們說,大多數猶太人都是被一個姓考布日涅茨基的人殺死的——我不知道他的名字是什麽。”證人愛德華·斯萊辛斯基回憶道—當天,正是在他父親的谷倉中,耶德瓦布內的猶太人被趕盡殺絕。“他一個人至少殺了18名猶太人,還參與了放火燒谷倉。”家庭主婦亞歷珊德拉·卡沃夫斯卡(Aleksandra Karwowska)從考布日涅茨基本人那裏得知,他“用刀殺死了18名猶太人。他是在我的公寓裏告訴我這件事的,當時他正在生爐子”。

那是7月裏一個極其炎熱的中午,被燒死和在火中窒息而亡的受害者屍體必須盡快被掩埋。但在鎮上,已經沒有更多的猶太人了,波蘭人沒法再指使任何人去完成這項令人毛骨悚然的任務。文岑蒂·高希茨基回憶道:“晚上,我被德國人帶去掩埋那些燒焦的屍體。但我實在做不了,因為當我看到眼前的景象時,就開始嘔吐,於是他們就放我走了。”很顯然,他不是唯一一個被派去做這項工作的人,因為巴登告訴我們:“在屠殺過後的第二或第三天,我和卡羅拉克鎮長正在離耶德瓦布內的德國哨兵前哨站不遠的廣場上,阿達米走了過來,他語帶強調地問鎮長:所以說殺人放火都是你指使的,是嗎?但沒人想要埋掉他們,是嗎?到明天早上之前,所有屍體都必須被掩埋!聽明白了嗎?”當地憲兵隊指揮官突然爆發的怒火迅速成為鎮上熱議的話題。60年後,耶德瓦布內附近小鎮普熱斯德澤雷(Przestrzele)的居民列昂·傑齊茨(Leon Dziedzic)仍能一字不差地引述他的話:“‘你之前堅持說自己能處理好猶太人[̇że zrobicie porządek z Żydami],但我看你對怎麽處理根本一竅不通。’他[德國憲兵]擔心會爆發傳染病,因為天氣非常熱,而野狗已經開始吃[屍體的腐肉]了。”但正如列昂·傑齊茨在另一個訪談中進一步強調的,這是一項“不可能的工作”。堆積成山的猶太受害者的屍體彼此交纏,“像一棵大樹的根莖。有人提出,我們應該把屍體都弄成碎塊,再扔進挖好的坑裏。他們帶來了幹草叉,我們極盡所能地肢解屍體:這兒有一個頭,那兒有一條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