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元首的滑稽生日(第4/5頁)

列柳申科的第4近衛坦克集團軍沿著一條平行的戰線向波茨坦和於特博格挺進,繼續向柏林南部和西部縱深地區前進。蘇軍大本營在當天向朱可夫、科涅夫和羅科索夫斯基發出命令,讓3個方面軍注意進攻路線上可能會遇到的盟軍部隊,他們可能會突然攻擊柏林。另一方面,科涅夫的烏克蘭第1方面軍在東南方向可能會遇到第9集團軍,他們正從柏林南部向後撤。科涅夫的野心也不小,他也想第一個沖入柏林。當天晚上,他就向2個坦克集團軍司令發出了命令,晚上必須要突入柏林。

飛翔在柏林上空的蘇軍伊爾-2攻擊機,被德軍稱為“黑死神”。

4月19日晚,別爾紮林的第5突擊集團軍到達施特勞斯貝格。4月19日、20日德軍澤洛高地防線全面潰敗,德軍殘部紛紛逃向後方,偶爾有一些小股部隊進行著最後的抵抗。當天,海因裏希收到了第9集團軍司令部發來的形勢圖,然而這些與前線情形脫節的東西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德軍的撤退並不是那麽順利,越來越多的難民堵塞了西撤的道路。蘇軍的T-34坦克已經攻入韋爾諾伊興機場,防空炮兵竟然用88毫米高射炮進行平射,來轟擊蘇軍坦克。現在的德軍仍在柏林西部堅守,但所有的士兵都清楚,這場戰爭不會持續太久了。黨衛軍第11裝甲擲彈兵師在慕赫堡西北部作戰,魏德林在該地區的司令部被迫後撤。挪威團從普裏茨紮裏撤退,希特勒青年團、丹麥團和德軍第18裝甲擲彈兵師的殘部合到了一起。

德軍Flak36型88毫米高射炮,炮管上的條紋表示其擊毀紀錄,德軍經常使用其平射敵軍坦克。

黨衛軍第11裝甲擲彈兵師的偵察營已經被全部包圍並且受到重創,魏德林的命令完全失去了作用。希特勒青年團先遣隊與大部隊失去了聯系,此時的他們被困在燃燒著的森林一角。蘇軍坦克在他們的反坦克手雷投擲範圍外向樹頂開火。逃亡的德軍士兵繼續沿著小路向施特勞斯貝格撤退,蘇軍步兵在坦克的火力掩護下迅速追擊。突然,1輛德軍突擊炮出現,準備攻擊蘇軍的T-34坦克,可是它立即就被摧毀了。直到出現了1輛“虎王”式重型坦克,擊毀了2輛T-34坦克,德軍殘部才得以逃脫。在施特勞斯貝格附近的樹林中,一股偵察營的殘部重新集結。他們首先包紮傷員,又對武器進行清潔,修好了車輛。處在這樣的環境下,黨衛軍的1名突擊隊隊長仍然發表了對元首的生日賀詞,並講述了這場戰爭的意義。

作為德國黨衛軍二級突擊隊中隊長,朗根多爾夫在受傷後被送進了黨衛軍戰地醫院。在手術的過程中,戈培爾發表的希特勒生日賀詞讓他哭笑不得。而主刀的醫生也無奈地說道:“還是讓他自己承受這一切吧。”戰地醫院的護士們都是來自荷蘭、丹麥或者挪威的志願者。其中一名重傷員是一個挪威女護士的戀人,他的頭部受到了嚴重創傷,已經奄奄一息。女護士抱著戀人的頭,一直陪伴著他,直到他死去。對這些國家的人來說,國家沒了,為之奮鬥的事業也沒了。他們對布爾什維克主義恨之入骨,因此成為保衛柏林的一員。

丹麥、挪威團對施特勞斯貝格機場的死守成功抵擋住了蘇軍坦克的進攻。克勞茨是黨衛軍一級突擊隊隊長,同時也是丹麥團的指揮官,他因為所乘坐的汽車被蘇軍炮火擊中而犧牲。士兵們將他安放在旁邊一個小教堂的公墓,可是根本沒有時間埋葬他,他們必須向柏林環城公路區撤退。此時的1號環城公路正處在混亂之中,黨衛軍第11裝甲擲彈兵師撤退的時候只能避開大路,特別是呂德斯多夫附近,因為那裏的交通更為混亂。載滿難民的農用小車阻礙了德軍車輛向西撤退的路線,為此他們經常受到蘇聯空軍的機槍掃射。這些疲憊的德軍士兵中,大部分人已經5天沒有分配到食物了。由於疲勞,他們沖進周圍被遺棄的房屋後,很多人都是倒頭就睡。他們過了很久之後才睡醒,醒來後才發現,在他們周圍爆發的一場遭遇戰都已經結束了。

德軍的撤退仍在繼續,有的時候,軍官們使用武器才能完成所要執行的命令。當1輛正向後方運載傷員的自行高射炮經過時,有個少校攔住了它。他命令自行高射炮必須掉頭向敵人發起反擊,可炮組的人員告訴他炮管已經損壞。這個少校仍然下令,讓他們把傷員放下來。就在這時,附近的人民沖鋒隊隊員大喊:“開槍打死他!”聽了這句話,這個少校才不情願地後退了。在這種局面之下,除非帶著沖鋒槍的憲兵隊進行強制執行命令,否則普通軍官根本無法阻止德軍的撤退,而一些流言讓整個撤退過程顯得更加混亂。出於恐慌,一些士兵經常叫喊著“蘇軍來了”。正如他們所喊的,蘇軍坦克確實會不定時地出現,這讓德軍的撤退過程顯得極具諷刺意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