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書目

關於“二戰”的圖書種類非常多,而且不乏精彩之作。其中,我最喜歡的一本是約翰·基根(John Keegan)所寫的《第二次世界大戰》(The Second World War,1990)。這本書對很多軍事術語作了解釋,比如坦克和飛機的設計等。作者的敘述非常清晰,他用精煉的語言描寫了很多發生在陸地、空中和海上的戰役或戰鬥。任何參考書目只如同滄海一粟。約翰·基根把這一數目限定為50本,其中大部分也是我想列入參考書目的。在這一基礎上,我想我最好能繼續提供50本後來出版的書。在互聯網和機器翻譯的繁榮發展之下,英語圖書已經在數量上具有了壓倒性的優勢,所以確定這50本書要比預想的更加容易。

13卷本的《德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Das Deutsche Reich und der Zweite Weltkrieg)是一套具有裏程碑意義的書籍。1990年,該書以《德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Germany and the Second World War)為名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翻譯出版,它的學術性和公正性無可指摘。邁克爾·伯利(Michael Burleigh)所寫的《道德之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史》(Moral Combat: A History of World War II,2010)是廣度及深度都比較突出的舊式古典敘述作品。約翰·盧卡奇(John Lukács)所寫的《最後的歐洲戰爭》(The Last European War,1976)、《歷史中的希特勒》(The Hitler of History,1997)和《決鬥》(The Duel,2001),描寫了丘吉爾與希特勒在1940年夏天的個人沖突與對抗。伊恩·克肖(Ian Kershaw)的兩卷本《希特勒》(Hitler)(第一卷1998年,第二卷2000年)是寫得最好的希特勒傳記之一。在英國《衛報》(The Guardian’s)起訴戴維·歐文(David Irving)的時候,我仔細查看了《衛報》所準備的一些資料,我發現克肖的軍事與政治知識極為淵博。戴維·歐文所寫的《希特勒的戰爭》(Hitler’s War,1977)本可以稱得上是一本好書,尤其是描寫德軍進攻斯大林格勒的那一部分,但卻因為作者聲稱希特勒不了解猶太人的遭遇而大煞風景。克肖的《致命抉擇》(Fatal Choices,2008)描寫了主要的戰略決策。格哈德·魏因貝格(Gerhard Weinberg)的《武裝的世界》(A World at Arms,2005)是一本非常全面的著作。

對於戰爭的起因,艾倫·約翰·珀西瓦爾·泰勒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起源》(The Origins of the Second World War,1961)一書中進行了相當有價值的敘述,最初的100多頁尤為精彩,這一部分點明了凡爾賽秩序的弱不禁風和荒唐可笑。紮拉·施泰納(Zara Steiner)所寫的《消失的光芒》(The Lights That Failed,2005)描寫了1933年以前的歐洲世界,比如凡爾賽秩序解體,世界經濟開始融為一體。與泰勒相比,作者的態度更為溫和。安東尼·比弗的《西班牙內戰》(The Battle for Spain,2006)寫得非常細致,作者運用大量的史料描述了共產主義者在西班牙內戰中的隱秘活動。此外,戴維·費伯(David Faber)所寫的《慕尼黑》(Munich,2008)和喬納森·哈斯拉姆(Jonathan Haslam)所寫的《蘇聯的冷戰》(Russia’s Cold War,2011)也是不錯的書。

朱利安·傑克遜(Julian Jackson)所寫的《法國的淪陷》(The Fall of France,2003)、卡爾–海因茨·弗裏澤爾(Karl-Heinz Frieser)所寫的《閃擊傳奇》(The Blitzkrieg Legend,2005)和詹姆斯·霍蘭德(James Holland)所寫的《不列顛之戰》(The Battle of Britain,2010)記錄了1939年到1941年的多場戰役。戴維·埃傑頓(David Edgerton)的《不列顛的戰爭機器》(Britain’s War Machine,2011)概要地講述了英國戰時經濟的動員。科雷利·巴尼特(Correlli Barnett)所寫的《戰爭審查》(Audit of War,1986)直到今天都充滿了趣味,他諷刺了英國人的裝模作樣。他的經典之作《沙漠將軍》描寫了“二戰”中的北非戰場,他的見解在今天依然顯得頗為獨到。馬克思·黑斯廷斯所寫的《轟炸機司令部》(Bomber Command,1976)描寫了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進行戰略轟炸的開端和進程。在這一方面,這本書到目前為止仍然是最好的一本。羅伯特·斯基德爾斯基(Robert Skidelsky)所寫的《約翰·梅納德·凱恩斯——為自由而戰》(John Maynard Keynes: Fighting for Freedom,2001)已經成為經典之作,作者對戰時的財政金融有著深入的見解,他也在作品中講述了財政部得以繼續存在的原因。

如果想了解德國在1941年進行的巴巴羅薩計劃,你可以讀加布裏埃爾·戈羅德茨基(Gabriel Gorodetsky)所寫的《大欺騙——斯大林與德國入侵蘇聯》(Grand Delusion: Stalin and the German Invasion of Russia,1999)和康斯坦丁·普列沙諾夫(Konstantin Pleshakov)所寫的《斯大林的愚蠢——德國入侵蘇聯秘史》(Stalin’s Folly: The Secret History of the German Invasion of Russia,2005)。1989年以來,隨著新的档案材料大量解密,東線的戰事引起了廣泛的關注。克裏斯·貝拉米(Chris Bellamy)的《絕對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的蘇聯》(Absolute War: Soviet Russia in the Second World War,2007)總的來說是一本官方的著作。戴維·格蘭斯也出版了以一系列著作來表達他對蘇聯這一段諱莫如深的官方歷史的深刻洞見,這些著作有他與喬納森·豪斯(Jonathan M. House)合著的《奔向斯大林格勒——蘇德戰鬥行動,1942年4月到8月》(To the Gates of Stalingrad: Soviet-German Combat Operations, April-August 1942,2009)和《斯大林格勒大決戰—1942年9月到11月》(Armageddon in Stalingrad: September-November 1942,2009)。格蘭斯在一篇文章中寫道,由柳碧卡·埃裏克森(Ljubica Erickson)和馬克·埃裏克森(Mark Erickson)合作編輯的《蘇聯——戰爭、和平與外交》(Russia: War, Peace and Diplomacy,2004)一書中不僅包含他所寫的《蘇德戰爭中被遺忘的戰鬥,1941—1945》(Forgotten Battles of the Soviet-German War, 1941—1945),同時也包含其他關於東線戰場的重要文章。理查德·奧弗裏(Richard Overy)所寫的《蘇聯戰爭》(Russia’s War,1997)是一部經典作品。安東尼·比弗所寫的《斯大林格勒》(Stalingrad,1998)生動地描寫了戰鬥的場面。在埃裏克森所編輯的圖書當中,比弗寫有名為《斯大林格勒與戰爭體驗研究》(Stalingrad and Researching the Experience of War)的一章,他在其中提到,他的研究是非常困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