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拉棲代夢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大會。[1](第6/7頁)

[4]他們再招呼同盟者的代表回到會場,告訴他們說,拉棲代夢人的意見是,雅典人已犯下侵略罪行,希望召集所有同盟者來就此投票表決。[40]這樣,如果他們支持開戰,他們就可以在共同議決的基礎上進行戰爭。[5]各邦代表完成了他們的使命之後,就馬上回國了。稍後,雅典使者完成其使命後也回國了。拉棲代夢人的公民大會議決和約已遭到破壞。[6]此事發生在“三十年和約”簽訂後的第14年[41],那個和約是在優波亞事件[42]之後簽訂的。

88 拉棲代夢人之所以認定和約已被破壞,並且必須宣戰,不是因為他們的同盟者說服了他們,而是因為他們害怕雅典的勢力日益增長,他們看到希臘大部分地區已經臣屬於雅典人了。


[1] R. 克勞利將這一章的主題定為“拉棲代夢的伯羅奔尼撒同盟大會”似乎有些欠妥。因為修昔底德說得很清楚,這是一次例行的公民大會,只不過邀請一些同盟者發言,表決時所有同盟者的代表須退出會場(I. 79,87)。近代學者稱歷史上的“拉棲代夢人及其同盟者”為“伯羅奔尼撒同盟”,因而同盟大會應當是由各盟邦代表參加討論和表決的大會。德·聖克洛阿(De St. Croix)還特別強調,它絕不是一次同盟大會,而是一次斯巴達的公民大會。參閱S. 霍恩布魯爾,第1卷,第108頁;修昔底德,I. 118—119。

[2] 即伯羅奔尼撒戰爭。參閱S. 霍恩布魯爾,第1卷,第107頁。

[3] 即獨立於伯羅奔尼撒同盟之外的行動。參閱S. 霍恩布魯爾,第1卷,第107頁。

[4] 不少英譯者將古希臘文“παρεκάλουν”譯為“summon”(號召、召集),似有不妥,因為科林斯雖然是伯羅奔尼撒同盟的重要成員國,但並非盟主,沒有資格召集同盟大會。因此,霍氏將其譯為“邀約”(they invited)似乎更為恰當。參閱S. 霍恩布魯爾,第1卷,第108頁。

[5] 謝譯本(第47頁)譯為(伯羅奔尼撒)“同盟代表大會常會”。

[6] 這是修昔底德在其著作中首次使用“雅典帝國”(ἡ Ἀθηναίων ἀρχή)的概念。迄今為止,國際學術界盡管對“雅典帝國”歷史內容的認識不盡一致,但一般認為它不同於雅典同盟。有關討論參閱徐松巖:《關於雅典同盟的幾個問題》《論雅典帝國》,分別見《西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3年第3期、1999年第1期。參閱S. 霍恩布魯爾、A. 斯鮑福斯主編:《牛津古典辭書》,第441—442頁。

[7] 尤其是指埃吉那人,其他情況指麥加拉人和波提狄亞人。—史譯本注

[8] 包括修昔底德在內的希臘作家都認為波斯戰爭在公元前479年即已結束。

[9] 參閱修昔底德,I. 89—92。

[10] 參閱修昔底德,I. 107。參閱地圖三。雅典長城或譯長墻(the long walls),有三條,北城墻和中城墻由雅典到法勒倫,南城墻由雅典到比雷埃夫斯,每條長約7千米。按雅典法律規定,青年公民18至20歲不能出城作戰,他們由城邦發一支槍,在長城上巡邏。

[11] 參閱修昔底德,I. 18;II. 8;VIII. 46。

[12] 指雅典海軍因科基拉的入盟而實力大增。

[13] 大概是暗指塔索斯人(I. 101)和優波亞人(I. 114),他們指望得到保護而適得其反。

[14] 雅典人屬伊奧尼亞族,斯巴達人屬多利斯族,這是古希臘兩個“小民族”。關於小民族,參閱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國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107—111頁。

[15] 指公元前490年的馬拉松戰役。參閱希羅多德,VI. 107—117。修氏在前面未將馬拉松戰役列入波斯戰爭。

[16] 公元前480年薩拉米斯海戰。參閱希羅多德,VIII. 41—108。

[17] 據希羅多德(VIII. 43—48)記載,希臘聯軍共有戰船378艘(他實際列舉366艘),其中雅典獨自提供180艘,另有20艘借給卡爾基斯人。雅典使者所說的數字有些誇大。

[18] 指薩拉米斯海戰,交戰具體地點參見徐松巖譯注:希羅多德《歷史》,地圖八。

[19] 參閱希羅多德,VIII. 124;普魯塔克:《傳記集·泰米斯托克利傳》,XVII. 3。

[20] 雅典使者、長跑能手斐迪皮德斯(Phidippides)前往斯巴達求援時,斯巴達人以未到月圓軍隊不能出國境為由,拒絕立即出兵相助。參閱希羅多德,VI. 105—106。

[21] 據希羅多德(VIII. 61)記載,阿代曼圖斯嘲笑泰米斯托克利是一個沒有城邦、沒有領土的人,後者回答說:只要他麾下的200艘戰艦滿載戰士,他就擁有城邦,擁有領土。在希臘人的心目中,城邦是自由公民的集體。因此,當雅典人悉數撤離阿提卡之後,雅典城也就不能成為雅典城邦所在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