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輪到了波蘭(第4/27頁)

相當一個時期以來,德國政府的領導人,尤其是黨和黨衛隊的領袖們,就在按照我們在奧地利事件和蘇台德事件中已經熟知的那種手法,組織默默爾的日耳曼人鬧事了。德國武裝部隊也受命予以合作,而且,我們已經知道,慕尼黑會議以後三個星期,希特勒就曾命令他的軍事首腦在準備清算殘存的捷克斯洛伐克的同時,準備占領默默爾。因為海軍沒有得到機會分享向四面都是陸地圍繞的奧地利和蘇台德區進軍的光榮,希特勒決定默默爾應從海上出兵占領。十一月間,海軍方面就已經擬好了執行這次侵略的計劃,代號叫做「斯德丁運輸演習」。希特勒和雷德爾對於顯示海軍威力的小小表現興趣極高,硬是在三月二十二日從施魏恩繆恩德出海,登上袖珍戰鬥艦德意志號前往默默爾。這一天剛好是元首勝利進入布拉格之後的一星期,毫無防禦的立陶宛甚至還沒有來得及向德國人的最後通牒表示屈服。

三月二十一日,若幹年以後自稱對納粹的殘暴手段一貫反感的威茲薩克通知立陶宛政府,必須派全權代表「在明天乘專機」到柏林來簽字,把默默爾地區交給德國,「絕不容許拖延時間」。立陶宛人順從地在三月二十二日下午來了,但是,盡管由裏賓特洛甫親自施行壓力,盡管暈船的希特勒坐在他那戰鬥艦上不斷催促,他們在決定是否投降的問題上還是要花些時間。據繳獲的德國档案透露,元首從德意志號上兩次發出急電給裏賓特洛甫,問他立陶宛是否已按照德國人的要求投降。這位獨裁者和他的海軍上將必須知道他們是否不得不開炮沖進默默爾港。最後,到三月二十三日清晨一點三十分,裏賓特洛甫才總算能發電報,把立陶宛人已經簽字的消息告訴他的主子。

三月二十三日下午二點三十分,希特勒再一次以勝利者的姿態進入一個剛剛被占領的城市,並且在默默爾市戲院裏再一次對著如醉如狂的「解放了的」日耳曼人發表演說。凡爾賽和約上又一條被撕毀了。又一次不流血的征服完成了。盡管元首不可能知道,這是最後的一次不流血的征服了。



一 波蘭問題熾熱化

德國並吞默默爾這一舉對波蘭政府說來是「一樁極不愉快的意外」,這是德國駐波大使漢斯-阿道夫·馮·毛奇在第二天從華沙報告柏林的話。他還說,「主要的理由是,人們普遍擔心下一次就該輪到但澤和走廊了」。他還報告德國外交部,波蘭的後備兵已征召入伍。第二天,三月二十五日,諜報局局長卡納裏斯海軍上將報告說,波蘭已動員了三級役齡的後備兵,並且正在把部隊向但澤周圍地區集中。凱特爾將軍並不認為這能表明「波蘭人有什麽尋釁的意圖」,不過他指出,「但是陸軍參謀總部卻持有比較嚴重的看法」。

希特勒在三月二十四日從默默爾回到了柏林,第二天就同陸軍總司令馮·勃勞希契作了長時間的談話。從後者關於這次談話的內部記錄看來,領袖看來還沒有下定決心到底用什麽辦法來搞波蘭。事實上,他那一刻不停的腦筋裏似乎充滿了各式各樣的矛盾。利普斯基大使第二天就該回來了,但是元首卻並不打算見他。

利普斯基將在星期天(三月二十六日)自華沙返任(勃勞希契寫道)。他原來是奉命前去探詢波蘭是否願在但澤問題上達成妥協的。元首在三月二十五日晚間走了:他不願在利普斯基回來的時候待在柏林。裏賓特洛甫將首先同他談判。不過元首並不願意用武力解決但澤問題。他不想因此把波蘭推入英國的懷抱之中。

只有在利普斯基暗示波蘭政府在波蘭人民面前負不起自動割讓但譯的責任的情況下,才會考慮對但澤實行軍事占領。這種解決辦法將造成一種既成事實而使波蘭政府易於應付。

這對希特勒當時的心思和性格是一個很有趣的透視。三個月以前,他曾經親自向貝克保證,德國不會在但澤制造什麽既成事實。可是他也還記得波蘭外交部長曾向他強調指出,波蘭人民永遠不會容許把但澤轉交德國。要是德國人幹脆把它拿了過來的話,是否會使波蘭政府比較容易接受這樣一個既成事實呢?迄今為止,希特勒在估計他的外國敵手的弱點和利用這種弱點方面一直是一個天才,但是這一次,他的判斷第一次開始失靈了。統治著波蘭的「上校們」是一批昏庸胡塗的人,然而在但澤問題上他們卻實在不想要、也不會接受什麽「既成事實」。

這個利伯維爾是希特勒心上的第一件大事,但是他想的還不止於此,正如他在慕尼黑會議給了他蘇台德區以後他還想要捷克斯洛伐克一樣。就目前來說(勃勞希契寫道),元首並不想解決波蘭問題。不過現在就該著手了。在最近的將來尋求解決,必需要有特別有利的政治條件。在這種情況下,波蘭將被徹底打垮,以至在今後幾十年內不必視為一個政治因素。元首心裏想的解決辦法是要把邊界線推進到從東普魯士的東部邊界直到上西裏西亞的東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