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4章 731部隊,等著瞧!(第2/3頁)

當時,731部隊把基地建在中國東北哈爾濱附近的平房區,建有占地300畝的大型細菌工廠。這一區域當時是傀儡政權滿洲國的一部分。一些研究者認為超過10,000名中國人,朝鮮人,以及聯軍戰俘在731部隊的試驗中被害,但是對於數量的多少還存在爭議。日本投降前夕,匆忙撤退,為毀滅罪證將工廠炸毀,大批帶菌動物逃出,給當地人民帶來巨大災難。

日本關東軍第731部隊,是日本軍國主義準備細菌戰的特種部隊,在戰略上占有重要地位。

日本軍人所謂的“小小的哈爾濱,大大的平房”,在某種意義上正說明了這一點。就其規模來說,實屬世界上最大的細菌工廠。就其地位來說,它歸屬日本陸軍省、日軍參謀本部和日本關東軍司令部雙重領導。人事配備是很強的。擁有從事細菌戰研究工作人員二千六百余人,其中將級軍官五名,校級軍官三十余名,尉級軍官三百余名。

從一九三六年到一九四二年七月由石井四郎中將為部隊長,一九四二年八月到一九四五年二月北野政次少將接任部隊長,一九四五年三月到同年八月石井四郎又重任部隊長。它的直屬各個部以及各個支隊都配備佐級軍官負責,對一些重要部門都配備了少將級軍官負責。

731部隊分為八個部和四個支隊第一部負責細菌研究,菊地少將為部長。

第二部主要負責細菌試驗,由太田大佐兼任部長。

第三部負責細菌武器的制造,由江口中佐任部長。

第四部負責細菌生產,由川島少將任部長。這個部下設兩個分部,每一分部按照分工獨立地進行各種細菌的生產。

第五部是總務部,起初由中留中佐為部長,後由太田大佐兼任。該部是731部隊本部的綜合部門,權力很大,它不僅負責整個部隊的財務管理、生產計劃、人事分配,而且更重要的是直接與憲兵隊聯絡和接收作細菌試驗的人。

第六部是訓練教育部,起初由園田大佐任部長,後來由西中佐接任部長。第七部是資料供應部,由大谷少將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各種器材、設備的供應。

第八部則是診療部,由永山大佐任部長。這個部負責對細菌傳染的預防和日本人的疾病醫療事宜。

與各部平行的還有一個石井特別班,由石井四郎的家族人員親自把持。石井四郎的二哥次男剛男負責“特別秘密監獄”的管理,石井四郎的三哥三男負責試驗動物飼養的領導工作。

石井的細菌部隊除了平房本部即731部隊外,還有4個支隊:

162部隊(林口支隊):設於林口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後由榊原秀夫軍醫少佐接任。

643部隊(牡丹江或海林支隊):設於海林鎮,支隊長尾上正男軍醫少佐。

673部隊(孫吳支隊):設於黑河市孫吳縣,支隊長西俊英軍醫中佐。

543部隊(海拉爾支隊):設於海拉爾市,支隊長加藤恒則軍醫少佐。

319部隊(大連細菌研究所):設於大連市,前身為南滿洲鐵道株式會社衛生研究所,1939年劃歸731部隊。

731部隊做的實驗主要有以下幾種:

活體解剖:一個代號為“馬路大”的特別項目進行人體試驗:受試驗者從中國的住民中抓來,也被稱為“圓木”(丸太)手榴彈試驗:用人在不同的距離和位置進行手榴彈試驗。

凍傷試驗:用來測試人在不同溫度下抗寒程度。

火焰噴射器實驗:731部隊將試驗者關在廢棄裝甲車內,用火焰噴射器烤之,以測驗火焰噴射器威力。但這實驗是毫無意義的,沒有裝甲車會呆在原地讓你烤,純粹是“娛樂”罷了。

鼠疫實驗:將鼠疫杆菌注入試驗者體內,觀察其反應。這種方法也應用在了被日本軍隊在邊境抓住的蘇聯戰俘身上。

開發落葉劑和細菌彈:其中最突出的“成果”是石井炸彈,美軍後來在越南使用的菠蘿彈也是該彈的改進型。石井炸彈為陶瓷外殼,內裝攜細菌的跳瘙。石井四郎還有一項發明是石井濾水器。以解決士兵在野外作戰的汙水處理為飲水的問題,算是731部隊唯一有用處的發明了。

石井想要在太平洋沖突後的1944年5月使用化學武器,但是他的企圖由於計劃不周和聯盟國的幹涉而多次被挫敗。當戰爭會很快結束的形勢變得明朗時,石井下令摧毀那些設備設施,並告訴他的部下“把秘密帶進墳墓”。

他的日本軍隊在戰爭的最後的日子裏集合起來銷毀他們進行人體試驗的證據,包括毒殺400名在押的“馬路大”並焚燒;還故意地放出所有感染瘟疫的動物。

米國相信這些研究數據是具有相當高的價值,因為聯盟國從未進行過這種類型的人體試驗。同時,米國不希望任何其他國,特別是蘇聯得到這些數據用於研究生物武器。因此,作為獲得這些數據的交換,米國不以戰爭罪起訴731部隊的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