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序

《美國人眼中最真實的越南戰爭》(以下簡稱《越南戰爭》)是美國越戰功勛老兵卡爾·馬蘭蒂斯花費超過30年時間的心血之作,也是作者的第一部作品,2010年甫一出版便好評如潮,入選當年《紐約時報》十大暢銷書之列,並蟬聯《紐約時報》暢銷書榜16個星期之久。該報圖書評論員塞巴斯蒂安·榮格爾(Sebastian Junger)將《越南戰爭》譽為“有史以來描寫越戰的最深刻和最具毀滅性的小說之一。”2011年,《越南戰爭》獲得了美國華盛頓州小說類圖書獎。

卡爾·馬蘭蒂斯生於1944年12月,他的童年在俄勒岡州一個叫做錫賽德的伐木小鎮長大。在錫賽德中學上學時他是校足球隊隊員,並擔任了學生會主席(1963級),他的父親是該校的校長。因成績優異,他獲得了國家優秀學生獎學金並進了耶魯大學,並獲得了牛津大學學院的羅茲獎學金。入學一個學期後,他離開學校志願加入美國海軍陸戰隊,成為一名現役軍人,然後參加了越南戰爭,並因功勛卓著獲得了海軍十字勛章、銅星獎章,兩枚海軍榮譽勛章、兩枚紫心勛章,以及10枚空軍獎章。離開戰場後,他在海軍陸戰隊司令部又繼續服役了一年。退役後他回到牛津大學繼續學習並獲得了碩士學位。戰爭中的殘酷經歷使馬蘭蒂斯得了嚴重的“創傷後壓力綜合症”,並因此導致他與第一任妻子離婚。他繼續療傷並成為一名國際商業顧問,往來於印度、英國、新加坡和法國等地。他現在的身份是作家和商人,《越南戰爭》是他的第一部作品。2011年,他又出版了一本非虛構類作品《打仗是怎麽一回事》(What It Is Like To Go To War),講述了參加過戰爭的老兵回歸平民世界後的生活。

《越南戰爭》以年輕的海軍陸戰隊少尉韋伊諾·梅勒斯為主角,講述了越南戰爭期間,梅勒斯和他的B連的戰友們被空投到越南的山地叢林中,經歷重重磨難、艱苦戰鬥的故事。他們面對的不僅有北越軍隊,還有季雨、泥濘、螞蝗、老虎、疾病以及營養不良。此外,嚴峻的挑戰還來自於他們彼此之間很深的隔膜:白人士兵與黑人士兵之間緊張的種族關系;連隊軍官之間野心勃勃的競爭;兩面三刀、犧牲士兵們的生命來為自己的前程鋪路的上級。但是,當B連陷入一支龐大敵軍的包圍圈時,這支海軍陸戰隊小部隊卻臨危不懼,以驚人的力量投入到了曠日持久的恐怖廝殺中,最終,這些戰鬥經歷也永遠地改變了他們的命運和身心。

本書的故事背景源自於馬蘭蒂斯本人在越南戰爭期間擔任海軍陸戰隊少尉和中尉的戰場經歷。有文章稱這部小說的內容影射的是1969年5月越戰中極為慘烈的阿肖谷(Ashau Valley)戰役。但是按維基百科的分析,本書中虛構的海軍陸戰隊5師第24團1營B連,其原型很可能是美國海軍陸戰隊3師第4團1營C連,而發生在馬特峰上的戰鬥影射的是1969年3月1日到3月6日美軍對“老兄著陸場(LZ Mack)”(也稱484高地)和400高地的進攻。在擔任預備隊的第4團3營L連(指揮官是營長唐納德中校)的配合下,經過幾次激烈的戰鬥,C連的兩個排攻下了山頭,但他們也付出了傷亡15人並且至少陣亡7人的沉重代價。在陣亡士兵中,有一位是擔任代理排長的海軍陸戰隊下士、加拿大人喬治·維克多·吉莫夫,他被追授了海軍十字勛章,《越南戰爭》裏的那位傑出士兵、加拿大人溫哥華就是以他作為原型的。在那場戰鬥中,馬蘭蒂斯當時是一名中尉,任C連的執行軍官,他也被授予了海軍十字勛章。海軍陸戰隊第4團3營曾於1966年9月到10月以陣亡20人、受傷多人的代價占領過484高地和400高地,但隨後又將其放棄。類似這樣的占領又放棄,之後又花很大代價重新奪取回來的戰鬥,美軍在越戰中發生過多次,並因此而飽受詬病。

從1965年登陸峴港到1975年撤軍,越戰已經過去近40年。越戰10年,美軍投入的軍費高達6760億美元(以2008年的美元價值計算)。美軍雖幾乎贏得每一場戰役,卻沒能贏得最終的勝利,他們勉強保住了面子,但徹底輸了裏子。其中,著名的“阿肖谷戰役”更被直白地抨擊為“無意義且不負責任的仗”。事實上,這嚴厲的抨擊也適用於整個越戰。這部史詩般的《越南戰爭》除了逼真地再現了當年殘酷的戰爭環境,更把戰爭置於宏大的時空背景中考量:這場“無意義且不負責任”的戰爭是怎麽發生的;戰爭背後的信念和動力為何;做為“無意義且不負責任”鏈條中的一員,個人如何理解一切,又如何安置自己的道德與責任……這一系列對個人、國家、社會、時代甚至整個宇宙的反思,使《越南戰爭》在同類小說達到一個史無前例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