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一章 星火燎原(下)(第3/5頁)

這看似只是一個非常簡單卻很實用的一個陷阱,實際上已經包含了戰俠歌對人類行為心理,以及人類性格弱點、固定思維模式的最深刻了解。

戰俠歌之所以選擇那棵棗樹注入“聖戰一號”劇毒,就是因為這棵棗樹樹梢上的沙棗,被螞蟻咬過了!

在一般人,也許也包括阿富汗遊擊隊員的認識裏,在野外尋找食物,被蟲蟻叮咬過的東西,都是無毒的可以食用的。

而這棵棗樹上最醒目,卻被螞蟻咬過的沙棗,雖然大家都明白,中國軍人只和他們有幾個小時的路程,他們一路四處投毒,沙棗上有蟲洞,實質上沒有任何意義,絕對不是什麽安全的保障。但對這樣的蟲洞,卻在向每一個人的潛意識灌輸“我是安全的,來吃我的果實吧”這樣的觀點,讓他們不由自主的放松了警惕。

這個道理就好像苦口的未必是良藥一樣。

戰俠歌之所以選擇了一棵這樣的棗樹,就是因為這棵棗樹本身,就具備了一種容易讓人思想麻痹,陷入一種固定思維模式的天然偽裝。

這棵棗樹只有不到三尺高,以生物共有的可以稱之為“好逸惡勞”習慣來分析,絕大部分人面對一顆比自己要矮的多的棗樹,都會先伸手直接摘取不用彎腰就可以夠到,樹梢部位最容易到手的沙棗。

經過在沙漠裏長達十天的追逐戰,這些恐怖份子已經對食物有了足夠的警惕,但是,只要稍稍留意,誰都可以發現,在這些棗子上還有螞蟻在爬動,甚至還有螞蟻在沙棗裏面鉆進鉆出,這難道還不能說明這些棗子沒有毒嗎?

他們做測試檢查沒有投毒也罷,直接塞進嘴裏大嚼也罷,總之一切跡象都可以表明,這棵樹上結的沙棗沒有毒,沒有任何問題。樹梢上的棗子沒有問題,那麽當他們彎下腰,或者蹲下身體,把這棵棗樹下面的棗子也一起摘下來的時候。

按照他們的固定思維,長在同一棵樹上的棗子,既然上面的沒有毒,下面的那些沒有任何破損痕跡的棗子,當然更不可能有毒了!

每一步戰俠歌都算計得絲絲入扣,引導著一直追在他們身後的恐怖份子聯軍一步步向他設計的死亡陷阱裏跳。

這其中戰俠歌還有一段設計陷阱的意義沒有告訴趙海平,他和趙海平一起並肩作戰長達兩個月,他們已經彼此用行動證實了生死與共不離不棄的誓言,戰俠歌已經非常清楚趙海平這個徒弟的個性、特長以及過於憨厚的性格,導致的幾乎不可彌補的劣勢。

趙海平實在是太老實了,越級向他傳授一些更高級的行為心理學,讓他明白在這個社會中,只要有人存在,就會有群體等級的劃分,身處在社會金字塔不同層次,社會需求和影響力不同,表現出來的性格特征就會不同,這大概需要相當漫長的一段時間。更不要說要求趙海平根據在等級金字塔中,身居各個不同層次人群共性特征,針對性的鋪設陷阱了!

至於在鋪設陷阱後,合理的做出效果預估,要求趙海平無論在戰場上做出什麽軍事行動之前,都先逆向思維一下,都先走一步算三步,這一切的一切,實在是超出了趙海平現在可以接受、理解的範圍極限。

但是每一次戰俠歌在埋設陷阱時,趙海平都會抓著在兩個月前他和戰俠歌初次相逢,戰俠歌送給他那只記載了戰俠歌身為一個狙擊手心得體會的小筆記本,不停的在上面記錄各個細節,還不時的向戰俠歌進行提問。

戰俠歌要過了趙海平手裏那只小筆記本,在最惡劣的環境下,趙海平也沒有丟掉這只筆記本。當戰俠歌翻開這本已經被趙海平不知道翻了多少遍,已經開始有點卷邊的筆記本時,戰俠歌驚訝的發現,在整個筆記本的每一頁裏,都插滿了趙海平用自己的理解能力表述出來的注解,以及他在戰場上將這些理論融入實戰中後的心得體會。

戰俠歌一頁頁的翻著,他可以在這只小筆記本上,清楚的看到趙海平從一個僅僅知道對著槍靶射擊的理論狙擊手,向一名真正精通特種作戰的資深狙擊手,一步步穩健邁進的成長之路!

就是憑這種謙虛好學的精神,天分絕對算不上出眾的趙海平,硬是在狙擊手這個猶如古代刺客般一擊必殺,在現代戰場上號稱死神代言人的行業中,走出了一條屬於自己的路!

戰俠歌抽出插在筆記本上的那只小小的圓珠筆,在筆記本上留下了一段話:“根據恐怖份子人員組成及內部職務的不同,造就了他們不同的身份需求。處於組織最底層的人員,沒有任何身份,更不需要顧及什麽尊嚴或者面子,所以他們在看到沙棗後會一窩蜂的跑過去,搶到就往嘴裏塞。而那些領導階層,就算是同樣很渴很餓,看到沙棗,為了保持自己社會認可的需要,也就是保持他們在這個組織裏的個人權威感,他們絕不可能去和普通的成員去爭搶幾顆沙棗,他們更喜歡等待那些已經用身體證實沙棗無毒的基層人員,自覺的,主動的把沙棗奉送到他們的面前。所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