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誰主浮沉 第二十八章 飛蛾(第4/5頁)

老師依舊用沉默的態度,來面對眼前這個言辭太過鋒利,已經刺傷了他自尊心的男人。

“這裏依舊很窮,男人們依舊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遊手好閑,依舊喜歡喝用苞米釀的酒,依舊喜歡動不動就打老婆,而女孩子,依舊很難在你的小學校接受教育。”風紅偉當真是語出如刀:“你在這個小山村裏,徹底成功改變命運的人,只有你自己!”

聽到這樣的宣言,老師真的憤怒了,可是風紅偉後面的話,卻讓他又沉默起來:“如果你繼續留在深圳,繼續當你的吉它手,我想現在你就算不能功成名就,也應該小有積蓄。把這筆錢拿出一半,雇用師範學院畢業的學生,讓他們到山區執教,就算他們年齡不夠,心性不足,呆不了多長時間,只要你肯出足夠的工資,再加上這樣的工作經歷,會讓他們找下一份工作時,事半功倍,呆上半年,應該還是可以做到。就這樣,你在外面賺錢,再拿出一半,請老師執教,我想,以你的收入,至少應該能請得起五個老師吧?”

風紅偉對自己的判斷,做了最後一個總結:“你的品質值得尊敬,但是很可惜,你選錯了方法。”

老師終於忍不住問了:“那換成你,你怎麽做?”

風紅偉回答得很扯淡:“我可以送他們一個聚寶盆,只要有了錢,他們就不愁建不起好的學校,請不起足夠的老師。只要有了錢,女孩子也一樣可以來上課,這個村子裏打光棍的年輕人,就會越來越少。”

老師當時對風紅偉的話可以說是哧之以鼻,但是風紅偉卻很認真,“我們打個賭吧,如果我真能給他們一個世世代代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聚寶盆,你就離開這片大山,趁著你才三十多歲,還年輕,重新去找回自己的人生。”

老師真的不以為然,但是看著風紅偉一臉認真,最後還是和他擊掌為誓,定下了這個在正常人眼裏看來,絕不可能成功的誓言。

結果在第二天,這片大山裏,就來了一批人,他們還帶來了幾車樹苗。不,說錯了,那些並不是樹苗,而是從棗樹上精心挑選剪下來的樹芽。學過自然課的人都知道,樹木是可以嫁接的,把這些棗樹芽嫁接到其它的樹枝上,到了秋季一樣可以結出紅彤彤的大棗。

而大山裏,啥都少,就是樹多,隨處可見的酸棗樹,更是漫山遍野。把多余的枝丫削掉,在主支幹劈出一條三寸長的縫隙,把樹芽放進去,再用塑料膜綁好纏緊,這種工作簡單,但繁瑣。

那位老師不知道風紅偉究竟投入了多少錢,請了多少人,竟然可以在兩個月內,硬是在整片大山中,嫁接了超過三萬株棗樹的樹芽。當金秋九月來臨,猶如鵪鶉蛋般大小的紅棗,也掛滿了整個山頭。村民們爭相把這些紅棗摘下來,背到山外去賣。

“魯迅先生說得好,這個世界上本來沒有路,只是走的人多了,就有路了。”風紅偉指著那些背起竹簍,帶著紅棗向山外走的村民,對老師道:“人的貪心是永遠沒有止境的,他們今天是背著竹簍賣,可是他們很快就發現,這樣很辛苦,賺的錢卻太少,而更多的棗子,卻會白白爛在山裏。所以,他們很快就會想到,去把路擴寬一些,至少能讓他們趕著驢車,把棗子成車的向外賣。如果有一天,他們會野心勃勃的想到用拖拉機拉棗子,這個村子,沒有你這位老師,也不會再繼續和貧窮為伍了。”

老師第一次點頭,認可了風紅偉的話,因為他在村民的臉上,看到了他在這裏十年,都沒有看到的……希望與貪婪!

這一場賭約,是風紅偉贏了。

老師打理自己的行囊,和風紅偉離開了那片大山。兩個人在城市街角,某一間小飯店裏,要了兩個菜,點了兩瓶啤酒推杯換盞,最後老師終於忍不住問了:“你在那片大山裏投了不少錢吧?你嫁接了幾萬株大棗,自己卻一顆不取,任由它們成了村民收入,究竟是為了什麽?”

“往扯淡了的說,我這叫心系百姓,為官一時,造福一方,”風紅偉把玩著手裏的酒杯,透著淡黃色的液體,他望著坐在自己對面的男人,沉聲道:“從實際上說,那一天你接待領導們的視察,聽著大家對你的贊揚,我可以感覺得到,你臉上雖然在笑,心裏卻在哭!我尊敬你的品質,更認可你的為人,我風紅偉沒有見過你也就算了,既然老天讓我們遇上了,我就不能眼睜睜地看著你越陷越深,為了公益,把自己整個人生都賠進去了。”

“量力而為,量力而為啊!”風紅偉突然感嘆起來,他伸手輕輕在對方的肩膀上拍了一下,“十年育樹,百年育人,教育事業,關系到國家的未來與發展,想要通過教育,來提高國家整體素質,可謂是戰略計劃!想要達到這個目標,必需要由政府機構全力統籌計劃,調配天文數字的資金支持,沒有這些前提,僅僅依靠民間款捐,再加上什麽‘眾人拾柴火焰高’這種忽悠死人不償命的口號,無法形成規模與規範,最終結局,也不過就是表面文章。沒有國家的支持與調配,個人向前沖得太猛,最終的結局,也不過就是飛蛾撲火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