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第3/4頁)

段鵬和林漢的第一次見面頗有戲劇性。段鵬先伸手自我介紹:分隊長段鵬,今後咱倆搭档,互相幫助吧。林漢握住段鵬的手說:政委林漢,初來乍到,請多照應。話說得都挺客氣,可兩人握在一起的手可並沒松開,雙方使開了內力較量起來。段鵬說:這個分隊可不好帶,都是些刺兒頭,往後夠咱倆喝一壺的。邊說著邊將一股力加在手上。林漢說:看是誰帶隊了,分隊長要是覺得費勁,我可以試試。說著手上也漸漸加力。謝啦,自己揍出的孩子自己養,推給奶媽就不合適了。大姑娘養孩子沒經驗,還是給會帶孩子的人養為好。會不會帶孩子不能光說,找個時間交流一下就知道了。段鵬的手突然變得柔若無骨,強大外力被化解得無影無蹤。林漢也收了力說:隨時可以討教。段鵬這幾天有些搔頭了,他手下的夥計們似乎沒有一個省油的燈,都是些天地不怕,神鬼不敬的家夥。

這100多號人都是參加過實戰的老兵,年齡偏大些,當兵要是一旦當油了,管理起來可就麻煩了,人要是有了本事,脾氣肯定也跟著見長,你要讓他服從管理,就得拿出點兒真東西讓他知道你不比他差。砌豬圈時,小旋風和青面獸自告奮勇要砌墻,段鵬把借來的瓦刀遞給他們,小旋風競不屑一顧地說:用那玩藝兒幹啥?這不就是瓦刀嗎?他晃晃手掌。把段鵬噎得說不出話來,眼看著這兩個家夥用手掌當瓦刀砍磚,一邊砌還一邊用眼睛也斜著他。

段鵬心說,操,沒他媽的一個安分的,連砌個墻也要弄些手段讓你看看,好,老子陪你玩兒玩兒。他嘴上贊許道:到底是老兵了,覺悟就是高,知道瓦刀是和群眾借的,弄壞了還得賠人家。好,自覺遵守群眾紀律,應該表揚。我咋早沒想到呢?這手是自己的,弄壞了誰也不用賠。他拿起一塊整磚,像掰點心似的一塊一塊地把磚掰得大小正合適,那兩個家夥才不吱聲了。

幾天之內,發生了三起打架未遂事件。起因都是些雞毛蒜皮。比如有個戰士來報到的晚了些,不幸攤上了母夜叉的綽號,別人起著哄一叫他,他便臉上掛不住了。武林人自有武林人的規矩,決不像普通人打架之前那麽劍拔弩張。武林人說話都很客氣,哪伯是心裏正惦記著要宰了對方,嘴上還是很溫和,決不出口傷人。母夜叉對叫他綽號的行者拱拱手說:初次見面,按武林規矩,以武會友,老兄是否願意在拳腳上切磋一下?行者正閑得難受,你不招他還正想尋點兒事,何況是這種公然叫板,自然是大喜過望,決無不奉陪之道理。兩個人手拉手地就要出門找個僻靜地方切磋去。而屋裏的一排長小李廣和二排長菜園子都沒事人似的正專心致志地下圍棋,根本沒有半點兒要制止的意思,別的好漢們都該幹啥就幹啥,沒人對看熱鬧表現出多大的興趣。要不是段鵬碰巧遇到加以制止,這兩位老兄不定切磋成什麽樣呢。

段鵬朝屋子裏吼道:你們為什麽不制止?非得打起來你們才高興是不是?小李廣認真地對段鵬說:《水滸》上有這一回呀,母夜叉孫二娘在十字坡酒店和行者武松是切磋了一把,這是天意,你不讓他們打都不行。段鵬沒好氣地說:什麽亂七八糟的?我說的是你們這些當幹部的為什麽不制止打架?菜園子湊過來說:分隊長,咱們不是按梁山108將排的座次嗎?既然按這個排了座次,就得按《水濟》的規矩走,比如“及時雨”是大哥,大夥兒就得聽他的,“一丈青”是老婆,就得聽丈夫“矮腳虎”的,武藝高也沒用。段鵬見這些家夥在胡攪蠻纏,便不想再搭理他們,他扭身要走,嘴裏還說著:哪兒這麽多規矩?書裏還有一回叫“宋江怒殺閻婆惜”呢,照這麽算,我也該把老婆宰了才行?眾好漢們亂哄哄地回答:那當然,書上就是這麽寫的……我就納悶,宋江有啥本事?憑什麽坐第一把交椅?應該在忠義堂前面擺個擂台,拳腳上見輸贏,誰贏了誰坐第一把交椅……

段鵬真有些頭疼了,雖然他對此有心理準備,但一想到今後的管理問題,他還是覺得棘手。他向李雲龍如實匯報情況,希望能得到軍長的指示。李雲龍毫不客氣地說:這我管不著,你的兵你管,要不然要你幹什麽?反正兩個月以後我要親自考核,有什麽問題都是你的事,你要沒這本事管好,就脫了這身軍裝回家抱孩子去。段鵬灰溜溜地走到門口。回來。李雲龍說。新出廠的汽車都需要磨合,何況是新組建的部隊了,一百多號人,從四面八方來,又都不是等閑之輩,難免有些亂子,沒什麽可大驚小怪的,你要讓他們知道,什麽叫特種部隊。就他們那兩下子還差得遠,不過是剛剛夠了條件,真正的專業訓練還沒開始呢,總參派來的教官和軍事科學院的專業人員都來了,你要多向他們請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