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一章 愚蠢

指揮部的大門打開,張弛手裏端著一把狙擊槍大跨步的走了進去。

在看到達爾朗後,張弛就把狙擊槍交給了身邊的警衛,走上前去說道:“將軍,我們總算是見面了,很抱歉我不得不以這種方式敲開你的門!”

“你是張弛?那個打敗隆美爾的中國少將?”達爾朗有些不敢相信,因為面前這個中國將軍是這麽的年輕,而且剛才還端著一把狙擊槍,這說明他直接參與了戰鬥。

就算是在戰爭年代,能夠或是勇於直接參戰的將軍都不多見。

“是的!”張弛點了點頭。

“精彩的一仗,少將!”達爾朗說:“你贏了!”

“將軍……”張弛正要說話,就被達爾朗打斷了。

“首先!”達爾朗說:“我想知道,你代表的是美國還是英國?”

“不!”張弛回答:“我只代表我們自己,我們是中國人!”

“中國?!”

“是的!”

“好吧,總比那些英國蠢驢要好!”達爾朗說:“你們想要達到什麽目的?”

達爾朗如此憎恨英國是有原因的,事實上,不僅是達爾朗,這時代的法國人裏只怕沒幾個不恨英國,他們對英國憤怒甚至超過了占領他們國土的德國人。

原因是德國在突破法國的馬奇諾防線迫使法國投降後,英國因為擔心法國海軍的軍艦最終會為德國所用,居然下令“奪取、控制乃至消滅法國艦隊”。

“奪取和控制”,就是想盡辦法俘虜借助英國港口停靠的法國軍艦……在此之前英法是盟友,法國許多軍艦都停靠在英國或是英屬殖民地的港口裏,這些法國軍艦很快就接到英國方面的通知,要麽投降要麽就被摧毀。

甚至英國還不宣而戰突然襲擊,比如停泊在英國樸次茅斯和普利茅斯軍港的法國軍艦,就在沒有任何預警的情況下被俘。

“消滅”,指的就是殲滅所有不服從英國指揮而又無法俘虜的法國軍艦。

比如米爾斯克比爾大海戰中,英軍海軍空軍同時對法海軍發起進攻,法海軍包括3艘戰列艦在內的一大批艦艇被毀,1297名法國水兵被打死,341人受傷。

英國人將這個計劃稱為“弩炮計劃”,計劃整整實施了十一天,在這十一天裏,法國所有在本土以外艦隊絕大部份都被英國強行控制或是摧毀。

應該說,這一事件是英國方面大錯特錯了。

丘吉爾是本著“國與國之間只講利益”這個外交政策出發,於是想當然的就以為法國投降了,那麽法國艦隊有朝一日就會成為德國的傀儡與英國海軍作戰,他不能冒這個險,於是就選擇先下手為強。

但歷史事實卻證明丘吉爾這個擔心是多余的,當德國撕毀德法《停戰協定》占領全法國企圖繳獲法國殘存的本土艦隊的時候,法國海軍做了一個讓世界震驚的舉動,他們炸毀了自己所有的艦船。

再退一步來說,丘吉爾當時是不想將決定權掌握在敵人手裏,盡管這個敵人是曾經的盟友法國。但他也沒有必要把這件事做得這麽簡單、粗暴,一副唯恐法國人馬上就會將調轉炮口對準英國似的吃相如此難看。

事實上,法國在海外的艦隊原本就不打算回國投降的,他們需要的只是“尊嚴”,也就是英國人能與他們談判、商量,或者以這些海軍為基礎支持起一個流亡政府與德國人繼續作戰。

比如美國人就是這麽做的,法屬西印度群島就與美國達成了協議自願解除武裝。

丘吉爾卻沒有給法國人這個機會。

更令法國人無法接受的是,打敗他們的德國人尚且允許法國人保留自己的海軍,而不久前還並肩做戰的盟友英國人卻要對法國人不留情面的趕盡殺絕。

這一事件可以說激起了公憤,成為英、法歷史上一道永遠也無法抹平的傷痕。

它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有許多法國百姓支持維希政府與德國人站在一邊與英國作戰。

所以,就算從“國家之間只講利益”這個角度來說,丘吉爾的這個所謂的“弩炮計劃”也是失敗的,他實際上只是看到了短期的利益卻沒有考慮長遠利益。

這也是為什麽達爾朗會說:“我早就知道英國人是愚蠢的,但我一直認為美國人要比英國人聰明一點……”

如果張弛剛才的回答是代表英國人的話,達爾朗可能根本就不會與張弛繼續說下去。

“知道嗎?”張弛沒有回答達爾朗的話,他一向不喜歡按別人的套路出牌,就算面前的是名盛一時的法國海軍上將也不例外。

張弛走到窗前拉開窗簾,對著下方幾具血淋淋的屍體說道:“將軍,你一直把‘愚蠢’掛在嘴邊,卻沒想過……這些人恰恰是因為你的愚蠢和固執而死的。”

“是嗎?”達爾朗不由笑了起來:“我可不這麽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