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六章 鉗形攻擊

在張弛緊鑼密鼓的對新一師進行改編的時候,隆美爾這邊就有些沮喪了。

很明顯,擺在隆美爾面前的是一個爛攤子:整個裝甲軍團總共缺員16000多人,運輸工具百分之八十五是缺少備件的繳獲車輛,其戰鬥裝備的數量比編制規定的少210輛坦克和175輛裝甲車,再加上後勤補給線的長度遠遠超過了非洲軍團實力所能承受的能力……導致燃料、彈藥缺乏,士兵食品質量極差,士兵們的體力已到了消耗的極限。

其它的還可以克服,比如士兵的食品和體力,隆美爾相信自己的士兵,他們會堅持下去的。

但是,沒有燃料和彈藥,坦克和裝甲車就開不動,大炮也打不響,非洲軍團又怎麽去進攻敵人的陣地呢?

即使是到這時候,隆美爾想的還是進攻。

不過說實話,這也是隆美爾的無奈之舉,因為德軍是貫徹了“最好的防禦就是進攻”這句話,德軍大多時候都是以進攻的姿態保證了自身防線的安全,否則,以德軍那點兵力以及意大利軍隊的戰鬥力,只怕早就被英軍給突破並趕出北非了。

但此時非洲軍團的狀況也不容樂觀,尤其是突襲瑪海拉瑪計劃的失敗,這讓非洲軍團的補給立時就陷入了困境。

想到這裏隆美爾就不由罵了一聲:這該死的中國軍隊,如果不是他們,自己的裝甲師只怕都已經朝開羅發起進攻了!

同時隆美爾也感到一種前所未有的壓力,因為他從瑪海拉瑪一戰可以看得出來,中國軍隊的指揮官是個聰明人……

這一點至關重要,隆美爾一向認為指揮官就是一支軍隊的靈魂,或者也可以說是大腦,而坦克、大炮就是手和腳。

手腳的力量不足可以由大腦彌補,但如果大腦不夠聰明,手腳再強也無濟於事……德國軍隊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它的實力其實遠不如英聯邦軍,但卻屢屢擊敗後者。

顯然,中國軍隊也是如此,因為隆美爾發現,在瑪海拉瑪這個局部戰場,中國軍隊的實力其實遠不如德軍:中國軍隊只有一個裝甲團總數八十余輛坦克,雖然坦克性能較為先進但德軍卻有一個裝甲師三百余輛坦克,這其中還包括性能不輸“謝爾曼”的三十余輛4號坦克。

但就算是這樣,德軍裝甲師還是一而再再而三的被中國軍隊打敗。

隆美爾對海因茨藍道是了解的,他跟隨了自己整整八年,隆美爾對他的信任就像相信自己的手臂一樣。

但就算是這樣,第21裝甲師還是鎩羽而歸。

如果說第一場夜戰的失利是因為輕敵的話,那麽第二場的失敗那就是雙方智慧和耐力的較量了。

突然,隆美爾覺得非洲軍團處在危險之中,因為如果敵人在這時發起反攻的話,只怕非洲軍團就很難抵擋了。

想了想,隆美爾就像往常一樣給柏林發出一封電報:

“尊敬的元首,我們的士兵幾乎是餓著肚子端著沒有子彈的槍和沒有炮彈及缺乏燃油的坦克朝敵人的陣地沖鋒,幾個月以來,我們幾乎只能依靠從敵人手裏搶來的食物維持生命,我們甚至都有人已經用上了從英國人手裏繳獲的步槍,因為我們自己的步槍已經損壞而得不到補充或者沒有足夠的彈藥……這種情況如果不能改變,我們很有可能永遠也得不到蘇伊士運河!”

這雖然已是老腔老調了,而且還用了些誇張的說法,但也足以顯示隆美爾的焦慮。

隆美爾以為這封電報又會像以前一樣石沉大海,或者是得到元首幾句毫無作用的激勵的話……雖然元首的話的確會讓人莫名的振奮,但在隆美爾眼裏它甚至不如一桶汽油。

但這一回隆美爾卻錯了。

沒過多久柏林就回電了,雖然電報上只有幾個字:“我們很快就會給予增援!”

隆美爾不由興奮得跳了起來,至少這跟以前的電報不一樣,所以他有理由相信這次的情況也不一樣。

“我們也許要走運了,托馬斯!”隆美爾對參謀說道。

托馬斯接過電報看了看,就說道:“元首說的這些增援是什麽呢?還像以往一樣的坦克?或者是部隊和補給?”

托馬斯的提醒就像是給隆美爾澆了一盆冷水。

以前德國不是沒有給北非提供過增援,但它們大多都是被可惡的英國空軍擊沉到地中海裏了。

而且,就算這些增援和補給能幸運的躲過英國空軍的打擊到達北非,它們也要穿過1930多公裏的撒哈拉大沙漠,等他們到達德軍防線的時候只怕還有十分之一都算不錯了。

但是隆美爾卻覺得事情並非如此。

他想了想,就猜測道:“不,這一回,很可能不僅僅只是坦克和補給這麽簡單!”

隆美爾會這麽猜,是基於希特勒在電報裏什麽也沒有說明。隆美爾敏感的察覺到希特勒是有一個大計劃,而這個大計劃甚至都不便在電報裏透露以防被敵人截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