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九章 騷擾

M3自行反坦克炮這玩意,實際上也可以稱作坦克殲擊車,這時代更多的是將其翻譯為“坦克殺手”。(注:英文為tankdestoryer,直譯為“坦克殺手”,高大上點的現代翻譯就為“坦克殲擊車”)

其實自行反坦克炮和坦克殲擊車並沒有本質上的區別,都是一個機動底盤上加一個反坦克炮。

至於部份軍事愛好者想根據某些特征強行將其分為兩類,比如自行反坦克炮大多是輕型裝甲車或輕型坦克底盤上加反坦克炮,坦克殲擊車是中型甚至重型坦克底盤加坦克炮……

這樣區分顯然只是看表面,初時“坦克殺手”針對的坦克裝甲並不厚,比如德國的2號、3號坦克,那麽在車上架一門小口徑反坦克炮基本夠用……小口徑反坦克炮重量輕,半履帶裝甲車和輕型坦克底盤就足以承載,成本低而且還有很好的機動性,何樂而不為?

但隨著坦克的裝甲越來越厚,小口徑反坦克炮顯然已經滿足不了需求了……如果還載著這些小炮去當“坦克殺手”的話,那就只有被坦克殺的份。

於是反坦克炮的口徑不斷變大,重量也隨之成級數的增加,半履帶裝甲車和輕型坦克的底盤已不足以承載,只能犧牲機動性換中型、重型坦克底盤。

還有一種強行區分,是認為自行反坦克炮大多是敞開式的,坦克殲擊車有裝甲甚至是全封閉式的裝甲……拜托,那只不過是把自行反坦克炮的護盾與底盤連為一體或視情況額外增加一些裝甲而已,美式M10、M18坦克殲擊車全都是敞開式的。

總之,這些玩意不管是什麽名稱,都是針對敵人坦克設計出來的裝備,共同點就是擁有比坦克更遠的射程,大多擁有比坦克更開闊的視野和空間,從而能夠遠距離摧毀敵方坦克。

相比起用中型或是重型坦克底盤改裝而成的“坦克殺手”而言,M3自行反坦克炮擁有超強的機動性,這使得它更適合機動作戰也就是對敵人坦克群實施騷擾。

許敬宗的這個第三裝甲連幹的就是這事……

這個連有七十八輛M3式自行反坦克炮,確切的說這其中還有十幾輛是裝載了75MM口徑野戰炮的半履帶車……這75MM野戰炮口徑是大了,但其因為並非長炮管的加農炮,所以彈道比較彎曲,這造成其穿甲能力不佳而且命中率不高,想要使用它在行駛的半履帶裝甲車上擊中敵方移動的坦克十分困難,至少要在900米以內才能做到,所以與M3反坦克炮並沒有很大的區別甚至還因為體積大、目標大而很容易成為敵方的目標。

第三裝甲連分成兩隊,每隊三十余輛M3自行反坦克炮一左一右的夾擊趕來迂回包抄的德軍第三裝甲營……

M3的優點就是速度快,所以它們輕松的繞到德軍第三裝甲營的側翼,這使得德軍第三裝甲營不得不應戰……3號坦克的正面裝甲雖然有30MM,但側裝甲只有20MM,如果不應戰的話,M3自行反坦克就可以在大顯神威了。

於是德軍很快就各分出十幾輛坦克出來應對,用德軍第三裝甲營指揮官海森堡的說法,就是“驅趕令人討厭的蒼蠅”。

但很快海森堡就意識到自己陷入一個很尷尬的境地……相對於敵人這些M3自行反坦克炮來說,坦克的速度實在太慢了,大慨只有它們的三分之一。

海森堡考慮是否可以用輕型坦克也就是2號坦克去追擊,但很快就否定了這個想法,因為2號坦克的裝甲根本就不足以抵擋反坦克炮的攻擊,這會使他們逐一倒在追趕的路上。

但3號坦克去追擊……敵人的自行反坦克炮調個頭就跑。

這時3號坦克是追好還是不追好呢?

不追吧,這些反坦克炮又會出現在自己陣形的側翼並對自己的坦克構成威脅,甚至已經有兩輛坦克因此而被擊毀。

追吧,時速20公裏追時速60公裏……那就像一個胖子在後頭氣喘籲籲的追趕運動員,3號坦克群氣急敗壞的朝對手打了一通炮彈,但都因為敵人距離遠而且速度快而無法給對方造成損傷。

其實損傷也是有的,一發炮彈在M3自行反坦克炮前方炸開一個大坑,司機躲避不及開著車掉進了坑裏,造成了一死三傷的事故。

這使海森堡有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有時甚至都想幹脆就讓全營坦克一窩蜂的圍上去先把這些“蒼蠅”解決掉再說。

但海森堡卻知道這麽做顯然是不明智的,因為這就是敵人的目的,此時主戰場的友軍部隊還在等著自己去夾擊敵軍並取得勝利呢!

於是海森堡只能一面小心應付著側翼的騷擾一面命令部隊繼續前進。

但部隊的前進速度卻不敢太快,因為一旦主力部隊脫離了掩護部隊的保護側翼又會遭到憑著速度趕上來的反坦克炮的攻擊,它們有時甚至都迂回到陣形的後方……這使第三裝甲營不得不走走停停進行交替式掩護艱難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