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五章 準備(一)

既然張弛願意接下這個任務,哈爾西方面當然不會有問題,事實上……哈爾西還巴不得讓中國部隊上,不知道從什麽時候起,或許是拉包爾戰役,又或許是塔拉瓦戰役,哈爾西已習慣於碰到難題時就想到中國部隊,這次當然也不例外。

而張弛之所以願意接下這個任務,也有自身的考慮……

一方面,張弛認為如果任戰事這樣發展下去對中國部隊也不利。

此時的中美聯軍是個命運共同體,簡單的說就是在一條船上,如果讓美軍繼續在馬紹爾群島陷入危機,不僅在沃傑環礁的中國軍隊會有危險……此時沃傑島的戰事還沒結束,日軍在最後一道防線上負隅頑抗,張弛有理由相信,日軍戰機隨時都會把目標轉向沃傑環礁是馬洛埃拉普環礁。

另一方面,張弛又知道其實“唐老鴨”並不像美軍所認為的那麽不堪一用,事實上……“唐老鴨”的缺陷早就在張弛的預料之中,但張弛還是提出了這個想法。

張弛不會笨到提出一個沒用的想法,其根本就在於這是一款全新的裝備。

一款新裝備的出現,不管它在戰場上是否能起到多少實質的作用,但對敵人心理都會有各種程度不等的震撼。

比如在塔拉瓦戰役中出現的兩棲登陸車,日本人原本還以為他們的工事能夠擋住美軍的登陸艇,他們甚至還針對這個準備好了火力,但沒想到他們設置的障礙卻在登陸車下完全失去作用。

這給日軍帶來的驚慌和震撼是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避開”潮汐幫日本人一個大忙,日軍的防禦就會在這震撼中崩潰了。

“唐老鴨”同樣也有這樣的作用,尤其“唐老鴨”還是打得日軍有心理陰影的“謝爾曼”。

“唐老鴨”在美軍將領眼裏那麽不堪,一個很重要的因素是美軍將領知道“唐老鴨”是什麽東西,對其缺陷也一清二楚,甚至可以說測試也是在知道缺陷的情況下做的,於是才有各種不看好。

但在戰場上,日軍卻未必知道這些,等他們知道時只怕也已經來不及了。

接著部隊很快就進入了準備階段。

這個準備主要還是在兩棲坦克方面……至於希金斯船,兩棲登陸車等,中國部隊在之前的訓練中都有涉及,雖不能說完全到位但美軍也差不多……登陸車也是新裝備,美軍對其同樣也不熟。

威爾遜動員了美軍在比托島上的一切力量,一天之內就將六十量“謝爾曼”坦克改裝完畢。

之後威爾遜又對“唐老鴨”做了一些改進。

一個大的改進是在坦克艙蓋外加了一個筒狀的附加蓋……這是因為威爾遜在測試時發現,坦克一旦沉到水裏,水壓就會導致坦克艙蓋無法打開,而坦克艙蓋又是無法打破的,於是坦克裏頭的乘員就只能隨著坦克一起沉入海底。

加了個附加蓋後,不但會使海水不易拍進坦克艙,更重要的是讓乘員在坦克被擊沉時有更多的逃生機會。

另一個改進就是對浮筒增加了水密隔艙……這個作用就不用多說了,沒有水密隔艙的浮筒在被敵人火力擊中之後不用多久就會因為滲水而完全失去浮力,有水密隔艙的就會多幾層保險。

對於這方面,張弛還是很佩服威爾遜的,尤其是在看到威爾遜把水密隔艙的方向做成縱向……縱向和橫向雖然差不多,只是隔板方向的問題,但在實戰中的區別卻很大,因為子彈大多是從正面打來的,如果是橫向隔板就有可能會出現一發子彈就擊穿所有隔板的情況,但是如果是縱向隔板,這樣的慨率就明顯要小得多。

在張弛對威爾遜表示感謝的時候,威爾遜就回答道:“老兄,這是我應該做的……甚至更應該表示感謝的人是我,你不僅提出了這樣一個創意,還願意在戰場上使用它們讓它們有用武之地。我能做的,就是盡量增加它們的安全性,讓你的部隊少承受一些損失不是嗎?”

張弛當然知道威爾遜說的對,戰場上的事更多的是互惠互利,大家是因為共同利益才走到一起,什麽感情之類全是虛的,所以還真不用感謝來感謝去的。某天一旦失去“共同利益”這個基礎,就算再好的感情基礎也會成為敵人。

這是很簡單的道理,不過現代時卻被許多美分所利用,出現了諸如“如果二戰沒有美國的幫助,中國將怎麽怎麽”的言論。

這話聽起來似乎也對,美國在二戰時對中國的幫助的確很多,比如武器援助之類的。但問題是……這話同樣也可以反過來這麽說,“如果二戰沒有中國的幫助,沒有中國出那麽多的人拖住日本百萬大軍而讓日本順利的在中東與德國會師從而掌握了能源命脈,那麽美國又會怎麽樣?世界又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