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嶺邦

對於進攻目標是八莫,遠征軍的官兵們並沒有意見。

不僅沒有意見反而個個有如打雞血似的一陣興奮……他們想的是進攻八莫之後就該是進攻臘戍了,打下臘戍之後就該是打回國去了。

只有張弛知道事實並非如此,史上的遠征軍在打下八莫後就會由西往東打,並以密支那為起點開鑿兩條公路:一條由密支那經猴橋口岸到達中國的騰沖,另一條由密支那經八莫到達中國的畹町。

為了這條起點是印度雷多終點是中國的史迪威公路的開鑿和暢通,中國部隊就不得不在野人山上與日軍展開慘烈的生死搏殺,而且這種的生死搏殺還往往是日軍占領了一夫當關萬夫莫開的險地,中國軍隊則要一個個的將其啃下來。

就比如密支那到八莫之間的一百多公裏就到處都是深溝險壑,而且還有強悍的日軍及熟悉地形的緬甸獨立義勇軍在這其中駐守。

出發前,部隊在密支那舉行了一次緬甸戰役陣亡將士的追悼大會。

上萬名全副武裝的官兵肅立在大操場上,每名戰士的槍口上都插著一朵小小的白紙花。會場布置得莊嚴肅穆:正中央是“異域成仁”四個大字,由運輸機空運過來的蔣介石的親筆挽聯則掛在祭台正中央靈位的兩旁,上聯是:“中華軍人魂仁者必有勇”,下聯是“世界烈士血異域永增光”。

大會的主祭人是新一師師長陳善國少將,他站在祭台上慷慨激昂的說了一通話,但其實戰士們都沒有聽他在說什麽……這其中尤其是像張弛一樣從緬甸戰場打過來的老兵,此時的他們,腦海裏正幕幕的回放著緬甸戰役的過去,想起了戰場上的九死一生,想起了一個個倒在身邊的戰士們,還有在突圍時壯烈殉國的戴安瀾師長。

想著想著,戰士們的眼睛就不由潮濕了,接著就會有一種悲壯,一種走上戰場與日本鬼子拼個你死我活的悲壯。

從這一點來說,追悼會就達到了它的目的,這其中尤其是新兵……上峰其實就是用這次追悼會來激起他們心裏的仇恨而暫時忘了第一次上戰場的害怕。

但後來證明這其實並沒有太大的必要,因為新兵部隊在戰場上的表現也相當優秀。當然,這也許就是受追悼會的鼓舞也不一定。

追悼會結束後,部隊就跨過伊諾瓦底江走進了野人山朝遠征軍的第一個目標嶺邦前進。

嶺邦是一個不大的村莊,之所以要選擇這個村莊作為遠征軍反攻的首個目標,是因為它是密支那到八莫之間的一個難得的平地……按常人的思維來理解,平地應該不重要才對,因為它很容易遭到敵人的進攻和炮火打擊。但是在軍事上,尤其是對有美軍強大火力支持的軍隊卻有著特殊的意義:它可以作為遠征軍的一個基地,這裏將會有野戰醫院,汽車坦克修理廠,甚至還有一個小型機場。

當然,這就需要遠征軍戰士先把駐守在附近的一個大隊的日軍消滅掉。

執行這個任務的就是新一團……它是新一師裏唯一一支大多數由老兵組成的團,也是新一師主力中的主力,當仁不讓的打頭陣。至於其它兩個團,就作為兩個梯隊的預備隊隨時準備增援新一團的戰鬥。

張弛端著步槍,帶著一連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們一邊搜索一邊小心翼翼的往前摸索,任憑頭頂上的雨點穿過濃密的叢林再落到自己的軍裝上。

展開這次行動前,王麻子還與美軍教官展開了一次不大不小的爭論,爭論的焦點是王麻子認為此時是雨季不太適合對日軍防守的叢林展開進攻。

應該說王麻子的想法是正確的,原因是日軍有很強的耐力,也十分擅長偽裝,再加上他們還有熟悉地形的緬甸獨立義勇軍協同……在這種情況下鉆進雨季的叢林裏與他們作戰那簡直就是噩夢。

從這一點來說,美國教官是把事情想得簡單了,他們只是單純的想驗證一下參訓部隊的成果於是就選擇了一個並不適合的時機將中國軍隊投入戰鬥。

但最終張弛還是說服了王麻子同意了這個進攻計劃。

張弛的理由有兩點:

一是日軍只怕也想不到中國軍隊會選擇在雨季發起反攻,於是這就是攻其不備。

二是中國軍隊有美軍運輸機的支持,如果缺乏彈藥和補給的話,只需要報告下位置就可以了,在任何時間任何地點美軍運輸機都會把中國軍隊需要的東西空投下來。

這也就意味著中國軍隊基本沒有補給問題,而日軍卻因為雨季補給困難。

這兩點說服了王麻子,但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張弛沒說,那就是此時是美國佬的天下,王麻子要是不同意或者不服從,那麽他這個團座只怕很快就要被撤換掉了。

然而,後來張弛和王麻子才驚訝的發現,他們的擔心幾乎可以說是不必要的……裝備美式裝備後的新一團的戰鬥力不僅超出了美國佬的想像,甚至就連張弛和王麻子自己都不敢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