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武器體系

如果硬拿著一種武器,去和對手的武器做比較,是極度外行而且不負責任的。就比如說德國國防軍炮兵部隊現在裝備的150毫米口徑牽引式榴彈炮,如果單純比較性能的話,其實是不如其他國家的同類型火炮的。

論射程,德國的火炮是比不過美國的155和蘇聯的152口徑火炮的;同等條件下,發射炮彈的裝藥量也少於這兩種敵軍裝備的火炮。所以如果只討論性能的話,那麽德國炮兵一直在用落後的武器裝備在戰鬥。

可是這種150毫米口徑的牽引式榴彈炮,卻得到了德國官兵們的一致好評。因為犧牲了作戰性能,所以這種火炮大規模的減少了自重,易於牽引拖拽,是為沒有完成機械化的德軍長途奔襲量身定做的一種武器。

這種火炮甚至可以用戰馬拖拽,伴隨著德國裝甲部隊一路滾滾向前,讓德國的炮兵部隊跟上了坦克部隊的推進速度,為裝甲擲彈兵提供了有效的炮火支援——盡管在炮戰的時候德軍時常吃虧,可是依舊無法改變這種火炮在德國炮兵部隊裏中流砥柱般的地位。

為什麽德軍裝備了這麽一種看上去性能並不算突出的火炮呢?一方面是考慮到伴隨裝甲部隊作戰的機動能力問題,而另一方面,是因為德國的支援火力很大一部分,已經交由空軍攻擊機來承擔。

另一方面,在空軍攻擊機分擔了大量炮兵應有的工作之後,德國擲彈兵部隊裝備的各種類型的突擊炮,也承擔起了一部分炮兵支援任務。這些突擊炮可以伴隨步兵進攻,支援更及時也更直接。

也正因為德國空軍有能力在進攻發起之前,就摧枯拉朽的瓦解敵人的防禦,摧毀敵人的炮兵陣地,打亂敵人的後方部署;而戰場上的德軍裝備的突擊炮又能夠掃清敵人的碉堡工事,直接掩護步兵發動進攻——所以德國炮兵才心安理得的使用著輕便但是性能不佳的火炮。這種火炮如果放在法國英國或者蘇聯美國,顯然都是非常垃圾的武器,可是放在德國手中,卻展現出了閃電戰支援利器的特制。

同樣正因為如此,所以德國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裏,在陰雨天氣中火力發揮受到嚴重影響。整個支援體系中,因為空軍飛機無法出動,所以立刻顯現出了火炮方面的短板,只能陷入與敵人的苦戰之中。這個現象很好的說明了一旦系統被打破,單一武器的短板與無力。

那麽同樣來分析,德國裝備的斯圖卡2型攻擊機,已經被世界公認為現役武器裝備中,最好的對地攻擊機。特點就是結實耐用,而且航速不快,可以反復在戰場上空盤旋,提供及時穩定的戰場支援。

但是如果單一的來看,這種飛機使用的是一台低馬力的廉價發動機,因為自身重量和發動機局限能力,空中機動能力並不十分突出,俯沖拉起的特性甚至比不上斯圖卡。可是因為廉價可靠,德國依舊大量采用。

這種飛機如果拿出來說性能,那只能說是一種“能飛”的飛機,性能並不突出甚至有些落後。但是這種飛機因為德國空軍先進的戰鬥機完全掌握了制空權的原因,立刻變得好用起來。飛的慢的特性變成了優點,設計可靠廉價便於制造的優點就被無限的放大了出來。

所以很多武器在性能數據上其實表現非常一般,但是卻依舊不容小覷。而反過來說,某種武器看似非常強大,卻不一定是一種只要裝備就能改寫戰爭的靈丹妙藥。

AK-47突擊步槍看起來強大無比,但是如果在第一次世界大戰列裝,就會成為一場士兵的災難——塹壕戰讓雙方的步槍射程普遍在800米以上,可AK-47的射程只有400米。勉強列裝的結果就是這些空有強大火力的士兵們,只能被對面壓制的擡不起頭來。

同樣的,因為德國開發的MG42通用機槍實在太過好用了,好用到掩蓋了其自身的穩定性不足等缺點,讓德國國防軍至今都沒有裝備像樣的重型機槍。那些德國部隊留下的重機槍要麽是繳獲的,要麽是之前封存的舊物資。

阿卡多來自後世,他是一個穿越者,他按照自己知道的未來將德軍打造成了一支盡可能強大的部隊,在這個過程中,他真正體會到了“強軍”這個夢想究竟實施起來有多麽的艱難。

盡可能的實現軍隊的機械化,提高部隊的機動能力,結果就讓部隊的油耗上升到了一個可怕的程度;裝備大量汽車坦克飛機大炮,如此多的先進裝備讓部隊的訓練和素質都大規模的提升,士兵越來越金貴,也越來越無法輕易補充;詳盡辦法提升部隊的火力打擊能力,讓部隊可以快速突破敵人的防禦,直接導致了部隊彈藥消耗幾倍幾十倍的增長。

於是需要革新的就不是一線作戰部隊,還要包括資源的開采能力,後方的生產能力,國家的運輸能力,人口的綜合素質以及動員能力。而如果算上這些能力,那就差不多代表了整個國家的綜合國力……說得直白一些,就是在提高整個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