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6章 蘇聯後方

就在德國的工廠內,為前線加班加點的生產武器裝備的時候,在蘇聯的腹地車裏雅賓斯克,疲倦的工人同樣在加班加點的為自己的國家軍隊添磚加瓦。不過他們的工作環境和德國那邊可沒法相比,畢竟他們的國家正在挨打,而德國軍隊卻在境外作戰。

如果德國生產出來的武器裝備不用運輸,直接可以到達前線的話,那麽可能蘇聯已經輸掉了這場至關重要的戰爭。幸運的是他們那坑爹的交通環境還有基礎建設挽救了國家,戰爭打到現在,德軍因為資源和運輸停止進攻的時間,似乎比因為蘇軍阻擊停下來的還要多。

有的時候,地大物博也是一種優勢,是德國這種地域強國永遠羨慕不來的。鋼鐵還有石油,蘇聯一直到現在都可以自給自足,雖然巴庫油田已經被切斷了供應,可是儲備的燃油依舊可以讓蘇聯人放心大膽的制造自己的坦克。

唯獨讓蘇聯指揮官們詬病的,就是斯大林坦克的產量,還有T-34坦克在性能上的逐漸平凡了。早期的軍隊內部為了加速生產,T-34坦克都是采用比較簡單數量也多的76毫米口徑炮,可是實戰中這種火炮的威力及其有限,所以T-34坦克也在實戰中分配給斯大林坦克,用作協同作戰的炮灰使用。

其實在原本的歷史中,作為設計成功的T-34坦克被太過神話了,大多數時候這種坦克都是在欺負德軍步兵,它們之所以在戰爭中表現優秀,原因其實就是德國裝甲部隊的太過稀少了。

這些坦克擁有強大的續航能力,所以可以撕開德軍的防線然後快速的迂回包抄——盡管在進攻的過程中,經常遭到德軍精銳裝甲部隊的迎頭痛擊,可是千百次的嘗試即便是失敗了也並不要緊,因為他們只要成功一次就足以讓德軍防線崩潰了。

典型的蘇聯打法就是用T-34坦克撕扯德軍步兵防線,然後突破迂回……如果被德國裝甲部隊頂回來,那就換個地方繼續嘗試。只要突破迂回的時候成功一次,接下來就是利用T-34坦克的續航能力,包圍德軍步兵,殲滅其有生力量。

不過,在目前的戰局中,德國裝甲部隊的力量太過龐大了,龐大到已經在拖累德國寶貴的原油儲備的程度了,那麽廉價的T-34坦克也就不足為患了。

與另一個時空中德軍步兵不同,現在的德國步兵集群擁有大量獨立的反坦克營和突擊炮營,這些步兵裝甲營平時的作用是支援步兵進攻,防禦的時候卻被當成自行反坦克炮來使用——這些武器給蘇聯的坦克造成了大量的殺傷,也讓德國步兵的陣地變得更加堅不可摧。

只要拖延上幾十分鐘,附近的德國裝甲部隊就會趕到,大量精銳的豹式虎式虎王坦克會從兩翼切入並且殲滅試圖突破德軍陣地的蘇軍——於是交換變得讓蘇聯人難以承受:德軍用少量廉價的豹式底盤的突擊炮,換掉了蘇聯大量的新式T-34坦克。

而在阿卡多的一個統計部門提供的資料中顯示,德軍每損失1輛突擊炮,蘇軍就要損失2到3輛T-34或者KV-1坦克。而按照建造工時和產能來換算,一輛突擊炮只大約等於一輛T-34坦克。

於是一個讓所有蘇聯高層恐慌的事情終於擺在了他們的台面上,這個問題另一個時空中的德軍指揮官們也同樣面對過:對方的裝甲力量越打越多!而且越打質量越高,性能越好!

所以自然而然的,蘇聯人也在想辦法,去解決前線部隊遇到的各種難題,比方說為步兵部隊大規模的配給大口徑的反坦克槍,比方說加固斯大林坦克的護甲,變成更結實但是速度更慢的斯大林2型坦克。

事實證明了並非只有德國人擁有龐大的腦洞,危機來臨之後,蘇聯的工程師和科學家也有自己異想天開的發明創造:他們加固斯大林坦克,並且將履帶加寬,使用更低矮的炮塔,創造出了斯大林4型坦克。只不過這種坦克目前還在圖紙上,根本不能立即生產。

同時誕生的還有蘇聯的火箭防空殲擊機,一款仿制德軍腓特烈火箭炮的武器,改良的一種類似MP-44突擊步槍的單兵槍械,裝備更新發動機的伊爾2型攻擊機等等,可惜因為工業能力趨於崩潰,這些完全可以讓後世稱為經典的武器,大多數都沒有真正投產。

可是加固了護甲,完全用於防禦的斯大林2型坦克,卻實實在在可以直接投產。蘇聯工業部門拼了命的開始生產類似德國突擊炮的固定炮塔坦克,用來擔任前線的反坦克武器。沒有炮塔的斯大林坦克被命名為SU-122型殲擊車,而沒有炮塔的T-34坦克被命名為SU-76型殲擊車。

顯而易見的是,這些武器都是按主炮口徑命名的,雖然它們被簡化了很多東西,可是依舊受到了前線部隊的歡迎。當然它們也受到了後方工人的歡迎——監督部門只要求生產多少輛斯大林坦克或者多少輛T-34,可是他們不過問究竟是什麽樣的坦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