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東線

“東線我們必須保持防禦狀態,蘇聯境內的戰爭準備究竟進入到了什麽狀態,我非常清楚,可是元首的命令是必須堅持戰略防禦的作戰方針。”李斯特將軍拿著電話對那邊的一個師長命令道。

他掛了電話之後看了看坐在一旁的克盧格將軍,苦笑了一下然後端起了自己的茶杯:“克盧格,我真的不知道為什麽要錯過這麽一個千載難逢的好機會。我們的士兵已經準備就緒,整整230萬大軍囤積在東線,卻要等著蘇聯人先動手。”

“元首下令等待,我的部隊就原定等待。”克盧格笑著回答道:“即便是莫斯科就在眼前,只要我接到了元首的命令,那麽我的部隊就停下腳步等著。”

比起李斯特將軍來說,克盧格的指揮能力並不出眾,說的直白一些克盧格和雷德爾一樣,被安排在東線的唯一一個理由就是讓人放心的忠誠。所以阿卡多樂意把軍隊交給克盧格,原因其實就是因為克盧格從來不會做一些畫蛇添足的事情。

有些將領容易擅自更改作戰命令,他們天資聰穎也有很強的捕捉戰機的能力,他們抗命的理由就是能夠贏得勝利,這些將領是比較強的“天才”,所以阿卡多給這些人自由發揮的空間,比如鄧尼茨、古德裏安、隆美爾;有些人老成持重,不動如山,是傳統的德國軍事將領,這種人用起來放心,結果也中規中矩,比如說倫德施泰特、李斯特、凱特爾;而有些人是有能力但是卻用著不太順手,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只能湊合用著,比如勃勞希契、博克;當然還有一類人,他們用著不太舒服,忠誠也有問題,已經幾乎被元首趕盡殺絕了……

而最後一類德軍將領,就是雷德爾還有克盧格這類的將領了,他們對阿卡多個人忠心耿耿,不過指揮作戰的能力有待提高。阿卡多喜歡用這樣的將領,因為他們忠實的執行阿卡多的命令,這在阿卡多精準的“預測”下,往往可以取得出人意料的驚人戰果。

所以東線最高的指揮官阿卡多選擇了中庸的克盧格,而不是更能打的李斯特或者是莫德爾。而克盧格也盡心盡力的約束住了李斯特等將軍,一心一意的加固東線的防禦體系,等著蘇聯人在某天早晨發起“突然的”進攻。

此時此刻東線的幾個集團軍正在想盡辦法完成自己轄區內的防線,德國這一次為蘇聯的進攻做好了充足的準備,阿卡多為了應付可能出現的蘇聯部隊大舉進攻局面,提前拿出了大縱深防禦理論,在波蘭地區給蘇聯人準備了整整15條防線。

上百萬大軍閑著也是閑著,訓練和休假之余,剩下的時間就是配合波蘭的集中營勞工挖戰壕了,雖然這15條防線都不是什麽工程浩大的永備防禦工事,不過用來對付火力和機動性都不占什麽優勢的蘇聯紅軍,絕對是綽綽有余了。

這些防禦工事被部署成了齒輪邊緣的形狀,或者說有點兒像長城上的城墻垛口。一些堅固的防線頂在前面,側面也同樣精心構築,一旦蘇聯人開始進攻,他們就會發現有的地段容易突破,而有的地段卻無法前進半步。

在這些突出的防禦陣地後面,部署著精銳的德國步兵和裝甲部隊,一旦蘇聯進入到這些凹齒狀的陣地凹進去的部分,也就等於說是一頭撞進了德國守軍精心布置的口袋裏,德國守軍將在裝甲部隊和空軍的配合下封閉這些口袋,圍殺裏面的蘇聯“侵略者”。

德軍最高統帥部對這個大縱深防禦陣地進行過無數次推演和評估,勃勞希契等將領保守估計了一下,蘇聯可能要用150萬人來填滿前面10道防禦陣地,而比較樂觀的一些將領認為,這條防線吃掉蘇聯200萬人一點兒問題都沒有。至於德國所要付出的代價,大家的預測比較一致,只有大約20-30萬人的損失。

不過一旦蘇德戰爭全面開始,德國邊境的230萬正規軍後面,可是還有大約70萬左右的預備隊。正面雙方兵力對比也並不是簡單的300萬對比500萬,而是德國羅馬尼亞意大利法國共計500萬軍隊對陣蘇聯的500萬部隊——德國在裝甲力量和空軍方面占有絕對優勢。

如果算上潛在的盟友土耳其那邊至少70萬正規軍的投入,以及芬蘭愛爾蘭等國家可能提供的兵力,軸心國集團甚至在兵力上擁有優勢,至於優勢有多大,那就要看正面戰場上德國突擊力量打得有多好了。

事實上這些天蘇聯人也沒有閑著,他們調兵遣將正在積極準備著“將紅色的火焰燒遍歐洲”。數百萬斯大林的信徒拿起了武器,被武裝成了蘇聯紅軍,準備與罪惡之源德國展開一場曠世大戰。為了這場戰爭,蘇聯準備了整整500萬正規軍,這些部隊可不是當年蘇聯攻擊波蘭時候的軟柿子了,而是經過加強的真真正正的蘇聯紅軍,他們在裝甲力量上甚至並不輸給不可一世的德國,一些局部上甚至還有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