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但是利口樂有一個好處,那就是對其他人的秘密沒有太多的好奇心,他之前的工作就是為各種非法商人或者幹脆是毒梟等人設計安保方案,那些非法商人和毒梟也有很多秘密不會告訴他,他也不會追問,所以,蔣震安排他聯絡這些人,他照做就是,只不過能聯系上與否,那就不關他的事。

他冒著這麽大風險,從美國邁阿密跑來哥倫比亞麥德林,只是想恢復自己之前的平靜生活,讓FBI和CIA忽視掉自己的小生意,他現在的打算就是等幫蔣震辦完哥倫比亞這件事,讓蔣震所在的灰石國際與CIA和FBI打聲招呼,讓那些機構解除自己的調查,至於蔣震是不是想要搞的天下大亂,與他一毛錢關系都沒有,等這件事過去之後,利口樂已經決定馬上離蔣震和小醜有多遠逃多遠,以後就算當面遇到也肯定不認識。

蔣震說完那一串人名之後就拿起那個屬於自己的定位器離開了影音室,真的是與馬利克的保鏢頭子交談,教授一些更專業的防暗殺或者防偷襲技巧。

只剩下利口樂一個人留在影音室,想方設法的按照蔣震的要求去聯絡他交代的那些人。

其實正常情況下,蔣震說出的那些人名,隨便拉出一個就能在某個安保公司拿不菲薪水,尤其吉米·史密斯那種精幹退休特工,恐怕就算是想要重回CIA幹個副局長,CIA弄不好都會答應,但是這些人倒是有些共通點,那就是不喜歡被人拘束,他們想做什麽,由自己做主。

這串名單上,利口樂先選擇了以賽亞·巴頓,這位犯罪心理學教授對99%的地球人而言,都是個陌生的名字,他曾擔任蘇格蘭警官學院犯罪心理學高級教授,為英國警察們講解如何通過分析一些蛛絲馬跡,來了解罪犯在制造案件時的心理行為,而且與其他那些犯罪心理學教授不同,他擁有非常強大的心理素質,比如很多警官教授更適合從紙面上來闡述某個問題,但是實際上如果警察邀請他們協助調查某個血腥案件,他們看到屍體也許會被刺激的嘔吐或者嚇到不知所措,但是以賽亞·巴頓不同,分屍烹屍剩下的屍骸,血腥的現場畫面,空氣中腐臭的味道,似乎完全不能刺激到他那鋼鐵一樣的神經,他是實踐與理論結合的最好的犯罪心理學家。

不過,他有個最大的問題,那就是,其實,他是個分裂型人格障礙患者。

分裂型人格障礙,並不是說他精神分裂或者人格分裂,身體內出現了多個人格並且互相不清楚,而是他知道自己是一個人,只不過有兩個自己,一個是教授以賽亞·巴頓,一個是罪犯以賽亞·巴頓,最初,這兩個自己只在他的大腦裏交談,幫助他分析案件,罪犯以賽亞·巴頓提出犯罪的想象,如何制造犯罪現場,如何抹去犯罪痕跡,然後教授以賽亞·巴頓站在警察的角度,來分析罪犯以賽亞·巴頓留下的現場,找到可能的線索,最後抓獲罪犯以賽亞·巴頓,兩個人格不會互相交叉窺探各自的想法,一個只負責模擬犯罪,一個只負責偵破案件,不會去作弊捕捉另一個人格的作案和破案方法。

發展到最後,兩個自己已經無法只出現在他自己的大腦中,他們走了出來,想要通過真實的案件來證明那些在腦海中模擬過無數次的犯罪和破案。

罪犯以賽亞·巴頓用非常完美的方式,殺掉了蘇格蘭警官學院同樣是知名犯罪心理學家的一名同事,然後教授以賽亞·巴頓則帶著警察們開始調查這件謀殺案,最終,這個案件也沒有徹底偵破,教授以賽亞·巴頓輸給了罪犯以賽亞·巴頓,卡在了一處關鍵點,他在負責偵破這件案子的警察們在場時,對另一個自己開口認輸,承認這是一次非常完美,無懈可擊的犯罪。

也是到那時候,警察們才知道,兇手是這位教授,自己殺人,自己破案玩的這麽High。

最後,以賽亞·巴頓被法庭以患有嚴重的人格性精神疾病關押在蘇格蘭某個精神病療養機構,搞笑的是,從殺人之後,罪犯以賽亞·巴頓的人格從沒再出現過,就好像是真正的罪犯一樣潛逃,而教授以賽亞·巴頓面對法官,雖然認罪,承認是自己這具身體謀殺了同事,但是卻不知道謀殺過程。

報紙采訪上有一個老警察曾問以賽亞·巴頓,如何才能讓罪犯回來。以賽亞·巴頓說,下一次他感興趣的犯罪的時候。

雖然看似利口樂遠在哥倫比亞,而以賽亞·巴頓在蘇格蘭某個精神病院,兩個人完全沒可能有任何焦急,但是這時候就能看出利口樂這些年的人脈和渠道,他用電腦給自己的某個拉美客戶打電話,那個客戶是拉美貧困國家的人販子,不止販賣少男少女去歐洲賣身,還會為歐洲提供器官,那些歐洲有錢人想要移植的肝,腎甚至心臟,很可能來自某個拉美小國,通過這個人販子的關系,利口樂再拿到英國某個轉手供應商,那是一個私人醫院的老板,由這個老板再找他醫院裏的心腹精神疾病醫生,只等蔣震給出確定的時間之後,就會以了解精神疾病的借口前往精神病院,並且看望以賽亞·巴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