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尾聲(第2/5頁)

薛家的老爺子是離休幹部,住在武漢部隊幹休所,兒子當兵轉業回了祖籍北京,分配到爺爺的單位接了班,老爺爺叫薛大栓,當過運輸公司經理,人民代表,活了八十歲,熬到四人幫倒台才去世。

吃過了午飯,薛強先送老爺子回香格裏拉稍事休息,那地方有空調,涼快,老年人身子骨不行了,連續高溫酷暑下旅遊,坐的又是沒空調的面的,怕撐不住。

午休之後,薛強繼續帶他們四下裏逛遊,傍晚時分面的路過雍和宮大街的時候,老人看到雍和宮墻外有一個小門面,打著“胡半仙電腦算命”的招牌,便讓司機停了車。

小店內,桌子上擺著一台286電腦,一部針式打印機,一個穿襯衣打領帶的男子坐在桌子後面正在給顧客神侃。

“我這是最新科技,微機算命,只要輸入你的生辰八字,電腦就能計算出來你的婚姻、事業、運勢……”

顧客道:“扯犢子吧你。”起身走了。

算命先生鄙夷道:“沒文化。”忽然看見進來的老人,“老先生,算命啊?”

“你是胡半仙?你怎麽不老啊。”老人非常震驚。

“胡半仙是我爺爺,我是小胡半仙,您貴姓可是陳?”

“對,我姓陳。”

“我爺爺算過,你今天會來,要不然我早收攤了。”

“那你給我算算吧。”

“算什麽?”

“算算我的子孫後代在哪裏?”

小胡半仙笑了:“您的外孫女不就在外面麽?”

“我說的是親孫子。”

小胡半仙掐指一算,道:“他已經娶妻生子,生活安逸,不過並不記得你這個爺爺了,你還有一個曾孫,今年十二歲,有人中龍鳳之姿。”

老人道:“真的?”

小胡半仙笑道:“這麽多年來,我可曾騙過你。”

老人虎軀一震。

“好了,再送你一句話,兒孫自有兒孫福,你莫要插手,不然適得其反。”小胡半仙說完,站起來嘀咕著:“先關打印機,再關顯示器,最後關主機。”把高科技設備一一關上,開始拉卷簾門。

老人只得退了出去,目送小胡半仙離去。

“走吧。”老人上了面的,朝著燈火闌珊處駛去。

身後參天大樹陰影下,早已沒了小胡半仙的身影,一只紅色的狐狸悄無聲息的鉆進了雍和宮墻下的狗洞。

……

江東省,江北龍陽縣,這裏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麻風村舊址,被當地政府樹立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教育基地,據說六十年代的時候,一位女醫生響應黨的號召來到麻風村照顧病人,與他們同吃同住,科普醫學常識,最終消除了人們對麻風病人的歧視。

在教育基地之外的窮鄉僻壤,有一座當地人自發建造的廟宇,有人說供奉的是九天玄女,也有人說供奉的是女媧娘娘。

從北京來的客人向當地民眾了解了這座廟的來龍去脈,原來是一個叫陳嫣的女醫生,在七十年代一次瘟疫流行中救了許多人,自己卻感染而死,當地人為了紀念她,修建了這座廟宇。

走進廟宇,一尊木雕供在上面,眉目如畫,栩栩如生。

老人淚如雨下。

忽然外面雷鳴電閃,大雨滂沱。

這場雨足足下了兩個鐘頭,當地民眾在雨中敲著臉盆歡呼,原來此地已經幹旱許久,這場大雨大大緩解了旱情。

雨後初晴,老人留下一筆資金修繕廟宇,驅車前往江北市,一道彩彩虹掛在天際,紅霞滿天中,一位楚楚動人的少女款步走來,清脆的聲音喊道:“爸爸,您可回來了。”

老人揉揉眼睛,不敢相信,但同車的人全都看見了,這不是幻覺。

再轉頭,少女已經不見了蹤影,彩虹也消失了。

“你們看見了麽,嫣兒回來了,她喊我爸爸了。”老人顫抖著下車,欲追趕過去。

外孫女和外孫子急忙拉住外公,他們都看見了大姨媽的幻影,但認為這不過是海市蜃樓罷了,至於聲音,那是幻聽。

路邊趕騾車的老漢見狀笑道:“聖姑顯靈又不是一次兩次了,縣裏市區裏的專家都來研究過,說這說那的都有,把個簡單的事兒都搞復雜了,有啥科學不科學的啊,俺們鄉下人都知道,聖姑奶奶是九天玄女下凡,來普度眾生的哩。”

老人停住腳步,望著天邊彩霞道:“嫣兒,爸爸看見你了,也聽見你了。”

……

江北市,這是一座煤鐵資源型城市,原本有兩家國家級大型企業,在市場經濟改革大潮中已經漸漸失去了活力,淮江水滔滔不絕,江邊煙囪冒著黑煙,一面巨幅宣傳標語上寫著“深刻領會南巡精神,堅持深入改革開放!”

這麽多年過去了,江北還是老樣子,只不過更加破舊了,昔日梁思成林徽因夫婦設計的火車站,正在拆遷之中,取而代之的將會是一座現代化的大型火車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