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下基層蹲點(第2/3頁)

張廣吟前來接站,他穿一身樸素的藍布中山裝,口袋裏別著兩杆鋼筆,眼鏡腿上綁著膠布,比往日清瘦了許多。

他們一家人團圓了,陳嫣卻要繼續轉車,她的目的地是南泰縣苦水井鄉衛生院。

解放十五年了,苦水井新貌變新顏,鋪設了新的縣鄉級公路,公社所在地的圍墻上,都刷著標語口號,三面紅旗總路線,毛澤東思想萬萬歲,看起來振奮人心。

衛生院就在鎮上,是一個磚墻圍起來的大院,一排瓦房,十間辦公室,有三個醫生四個護士,院長是赤腳醫生出身,四十來歲很熱情,赤腳穿塑料涼鞋,背心外面套白大褂,指甲縫裏都是黑泥,他想和陳嫣握手,卻被巧妙的躲了過去。

“歡迎陳醫生到咱公社來蹲點幫助開展四清運動,大家呱唧呱唧。”院長倒也不尷尬,率先鼓起掌來。

陳嫣不是第一次到苦水井來了,五三年水災時候就來過,知道鄉下醫療條件差,醫生水平低,很多病人常年得不到診治,便道:“搞運動我不在行,看病還行,要不這樣,我替你們給病人診病,你們騰出精力來開展四清運動。”

院長和幾個職工對視一眼,都說好。

農村的四清是“清工分,清帳目,清倉庫和清財物”,但那是生產隊的任務,衛生院沒有浮財,采取的另外的一套四清標準“清思想,清政治,清組織和清經濟。”院裏沒幾個人,也都不是好鬥的角色,自然很難開展,不過好在公社有統一安排,諸如衛生院、農機站、畜牧站的工作人員集中在一起開展四清,其實就是開批鬥會,趁機打倒不順眼的人。

公社召開四清大會,主持人是新任公社書記李花子,江北糧庫事件中,李花子被陳子錕就地免職,後來也受到牽連,坐了三年冷板凳,但是隨著麥平和楊樹根的復出,李花子也鹹魚翻生,重新當上了公社書記。

公社禮堂主席台上,李花子拿著稿子照本宣科,他這些年沉下心來努力學習,已經能認識三百個漢字了,一般常用政治術語,領袖名字,更是牢記於心,不會出錯。

“社會上的階級鬥爭仍然十分尖銳,地富反壞分子活動猖狂;基層幹部貪汙腐化、多吃多占,必須要全部掃除,四清運動在各地不僅有開展的必要,而且必須大張旗鼓,集中火力,一致對敵!”

說到這裏,李花子頓了頓,道:“據我了解,咱們公社隱藏了一些右傾分子,借著這次機會,正好把他們揪出來,揭發批判,狠批硬鬥,比如龔大鵬,這個人就是苦水井的右派頭子。”

龔大鵬是借著陳子錕上位的,在民間威信很高,如果不打倒他,李花子這個公社書記的位子坐的就不穩當。

公社裏開展四清運動的時候,陳嫣卻在衛生院接待病人,鄉下的病人與省城不同,基本上沒有什麽疑難雜症,都是些因為衛生習慣不好引起的常規疾病,醫學博士陳嫣處理這些頭疼腦熱發炎感染之類的疾病簡直是大材小用,不過她很有耐心,一個人單獨處理,問診開藥檢查做手術,樣樣俱全。

一上午診治了三十余名病人,做了一台小手術,為一個孩子切除膿瘡清理創口,忙下來陳嫣汗流浹背,但心情卻很愉快,她平時是有潔癖,但在病人面前卻完全沒有,什麽濃痰膿瘡根本不在乎。

“陳醫生,神醫啊,華佗再世,菩薩下凡。”病人們激動萬分,紛紛表示感謝。

“這麽漂亮的女醫生來給咱們看病,真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感謝毛主席,給咱派來陳醫生。”

陳嫣雖然三十八歲了,但保養的極好,皮膚白皙個頭高挑身段苗條衣著整潔,在一群臉色蠟黃的病夫面前,簡直就是觀世音菩薩下凡,很快她的名聲就傳了出去,附近十幾個生產隊的社員不管有病沒病,都跑到衛生院來瞧病,把個鄉衛生院圍的水泄不通。

這件事很快引起了公社書記李花子的注意,一打聽才知道是陳子錕的女兒來了,李花子怒從心頭起惡向膽邊生,剛吃完飯把碗筷一丟,倒背著手披著褂子,趿拉著塑料涼鞋就來到衛生院。

“吵吵什麽,都讓開,哪有什麽女菩薩,你們的病好了,那是學習毛澤東思想的結果,知道不?”李花子頤指氣使道。

社員們不敢頂撞他,讓出一條道路。

李花子走到診室門口,陳嫣正給一個老大娘聽診,將公社書記視為無物。

“陳嫣同志,組織上派你下基層是開展四清運動的,不是賣弄所謂的醫術來邀買人心的!”李花子用手指關節點著桌子,很嚴肅的說道。

陳嫣擡頭看了他一眼,道:“看病到後邊排隊。”

李花子道:“我沒病,看什麽看,告訴你,別以為你爹是陳子錕,就能為所欲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