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校場上的隊列(第2/2頁)

十一月二十日,國民政府西遷重慶,大本營任命唐生智為南京衛戍司令,率領十五萬軍隊堅守首都。

江東子弟兵組建的模範十七師從上海撤下來之後,一萬人只剩下三千了,勉強編成一個旅,陳啟麟師長變旅長,劉驍勇卻從準尉副排長提拔為中尉連長,帶著手底下五十多號弟兄防守中華門一線。

淞滬會戰失敗後,士氣一落千丈,臨時構建的前沿指揮部內,陳壽和陳啟麟正在研究防禦戰術,忽然外面有人進來,竟然是許久不見的薛斌。

薛斌所部被改編為稅警總團後撤到蘇北整訓,這次淞滬會戰又上了前線,連番鏖戰,建制都打散了,老禁煙執法總隊的弟兄們只剩下三百多人,薛斌幹脆帶著他們脫離稅警總團,重回江東軍懷抱。

老兄弟又在一起並肩戰鬥了,大家擺上軍用茶缸,開了兩盒罐頭,開環暢飲起來,喝道酣處,陳壽道:“仗打成這樣,你們說南京能不能守住?”

陳啟麟道:“南京虎踞龍盤,有長江天險,但是自古以來威脅都是從北來,這回日本人從南邊過來,無險可守,失陷只是時間問題。”

陳壽道:“咱們怎麽辦,不能白白耗死在這兒啊。”

陳啟麟道:“又能怎麽辦,南京是中國的首都,說啥都得保衛的,軍人職責在此,馬革裹屍在所不惜。”

陳壽道:“死了白死,有啥意思,咱們在上海打了三個月,損失七千人啊,這個仇是肯定要報的,但是不一定在南京這兒報啊,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老薛,你什麽想法?”

薛斌喝了一口酒,拍桌子站起來:“打,寸土不讓的打,就算死也得拉倆墊背的,想一口吃掉南京,崩掉狗日的門牙!”

陳壽嘆口氣:,他知道薛斌的媳婦前年病故,留下兩個孩子沒人照顧,老薛都義無反顧,自己也沒啥好說的:“既然你們堅持要打,我就舍命陪你們,不過最好給江東軍留點種子,不能一鍋燴了。”

陳啟麟想了一下道:“我同意。”

次日,劉驍勇和一些青年軍官接到命令,護送烈士遺骸回江東,大戰之前讓他們脫離戰場,這些小夥子都很不理解,集體到師部請命,卻遭到嚴厲訓斥,陳啟麟罵道:“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你們難道忘了麽,護送烈士遺骸,是很重要的任務,誰敢抗命,我先槍斃他!”

一個上尉不服氣道:“即便重要,派一個人就夠了,為什麽派這麽多人一起。”

陳啟麟道:“這是命令,你只管服從,不需要問為什麽。”

“大敵當前,我們都是骨幹軍官,不能走!”上尉當面頂撞起來。

“執法隊,給我抓起來,槍斃!”陳啟麟一聲令下,如狼似虎的憲兵撲上來將那上尉扭住,其他軍官見師長來真格的了,全都跪下了:“師座,請收回成命!”

陳啟麟道:“留下九死一生,你們這是何苦。”

軍官們齊聲道:“馬革裹屍,軍人本分。”

陳啟麟雙目通紅,動了感情:“弟兄們,和日本人還有很多年的仗要打,咱十七師已經傷亡過半,再打下去,種子都沒了,我和司令挑選你們回去,就是為咱們師留下火種啊。”

眾人都低下了頭,師長的苦心,他們不是不知道,但這個節骨眼上,誰也不忍心拋下袍澤獨自偷生。

最終采取了折衷方案,通過抓鬮的方式讓一半人回去,劉驍勇抓到了回的紙條,奉命和二十名戰友一起,護送遺骸歸鄉。

十二月的省城,寒風凜冽,城外大校場上,七千個陶罐整齊的排列著,如同出征的將士,這是模範十七師犧牲官兵的骨灰,戰死的人太多,棺木不夠用,遺體後送的運輸壓力太大,只能集體火化後裝罐運回,其實罐子裏的骨灰和名字未必對得上,但每一罐,都是江東子弟的骨灰。

校場內外,哀聲遍野,四個月前歡送子弟兵出征的父老們,此刻卻在辨認著陶罐上親人的名字,鮮活壯實的小夥子,已經化為一杯黃土。

灰蒙蒙的天上飄起了雪花,左胳膊上纏了繃帶的劉驍勇和幾位戰友一起,緩緩擡起右臂敬禮,蒼涼大地上,似乎回蕩著將士們的吼聲:“狹路相逢——勇者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