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全國總動員(第2/2頁)

這北平,從此便不是中國人的北平了……

寶慶步履蹣跚的走著,整個人如同霜打的茄子,不停問自己,難道從此就要亡國奴了麽,連客人叫車都沒聽見。

“膠皮!”一人在路邊高呼,寶慶夢醒,急忙拉車過去,走近一看原來還是老朋友李俊卿。

李俊卿早已不是當初華清池小澡堂子的搓澡工了,現如今人家是北平城的名流,和寶慶的交往也早就斷了,不過見面還是客客氣氣的。

“喲,寶慶哥,是你啊。”李俊卿笑呵呵道,他穿一件玉白色的長衫,戴著草帽和墨鏡,拿著折扇,風流倜儻一塵不染。

寶慶道:“李先生有日子沒見了,您這是上哪兒去啊?”

“去新華宮開會。這大熱的天,拉車的都趴著了,走了一路都沒碰見洋車。”李俊卿看起來氣色不錯。

新華宮就是以前的總統府,中南海皇家園林,不知道現在誰在那住著,寶慶也不關心那個,請李俊卿上車,一路拉著他過去,兩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盡是些無關緊要的話題,到了地方,李俊卿掏了一枚大洋給他,寶慶說啥沒要,拉著空車走了。

李俊卿笑笑,進了新華宮大門,門口警察檢查了他的證件,立刻敬禮。

這兒是北平地方治安維持會的所在,老北洋舊人江朝宗擔任會長,碰巧他和李俊卿相熟,變拉他一起下水,為日本人幹活。

來開會的除了李俊卿還有幾十個人,都是北平二三線的社會名流,一個個長袍馬褂打扮隆重,主持會議的是一個日本大佐軍官,商討話題是如何盡快組建華北臨時政府。

……

平津淪陷的消息傳到北泰,陳家人無不憤慨憂慮,姚依蕾的姨媽一家尚在天津,林文靜的弟弟不但滯留北平,還在南苑軍訓,聽說南苑血戰死了不少人,她茶飯不思,擔心弟弟安危。

陳子錕在南京主持工作,家裏只有女人們當家作主,雖然平津淪陷,但是交通尚未阻斷,林文靜想回北平尋找弟弟,被姚依蕾制止:“華北兵荒馬亂,你一個女人家去了能有什麽用,出了意外,我們更擔心,萬一被日本人抓了,不是給老爺添亂麽,文龍二十多歲了,能照顧自己,再說,我堂弟也在北平,他們肯定會互相照應,你就別擔心了。”

上海,日本海軍蠢蠢欲動,他們效法盧溝橋事變,以一名海軍陸戰隊士兵失蹤為由,布防閘北,八月九日,兩名日本海軍陸戰隊在虹橋機場挑釁時被擊斃,四日後,也就是一九三七年八月十三日上午九點五十分,第二次淞滬戰爭揭幕。

開戰次日,中國政府發表《自衛抗戰聲明》,軍委會組建第九集團軍,仍以張治中為總司令,負責淞滬抗戰,當天,日本飛機轟炸杭州南京,被空軍第四大隊高志航等擊落十八架,戰果卓著,這一天,從此成為中國空軍節。

九一八以來,中國第一次以強硬姿態面對日本,舉國上下空前團結,山西閻錫山,桂系李宗仁、四川的劉湘,雲南的龍雲都表示堅決擁護中央,抗戰到底不懼任何犧牲。

同時,陜北的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華南的共產黨遊擊隊改編為新四軍。

各地人民捐款助戰,海外僑胞更是不甘人後,短短時間內捐款即答三百萬之巨。

全國的軍隊都動員起來,陜西、山西、雲南、貴州、四川、廣東,各省各處,軍隊雲集,穿著草鞋,背著行李,向著華北,向著上海進發。

江東省城大校場,一萬名精銳將士整裝待發,他們是江東省警備司令部麾下新編師,由原江東軍九十九軍,江東陸軍軍官學校1937屆畢業生組成,一水的德式裝備,鋼盔、牛皮綁腿,毛瑟24式步槍,大皮鞋擦得鋥亮。

江東省警備司令陳壽,新編師師長陳啟麟,省主席閻肅,還有特地從南京趕來的航空委主任委員陳子錕,都站在台上檢閱部隊,士兵們列隊通過主席台,一張張年輕的面孔寫滿了義無反顧。

劉婷的弟弟劉驍勇就在隊列之中,他是中央軍校江東分校的應屆畢業生,掛陸軍準尉軍銜,挎著盒子炮雄赳赳通過主席台前方,領隊一聲喊:“向右看齊!”無數雙眼睛齊刷刷轉向主席台。

台上的軍官們紛紛舉起戴著白手套的右手,向將士們還禮,站在陳子錕身後的劉婷看見了隊列中的弟弟,心口一陣發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