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千秋功過(第2/3頁)

宋美齡來到軟禁地點的時候,蔣介石正在床上休息,見夫人進來,急忙從床上爬起,觸動了背上傷口,疼的又坐了回去,擺手道:“你怎麽來了!此時來西安,和進虎穴有何區別。”

宋美齡眼淚直流:“我不來,事情就無法解決,達令,你受苦了。”

蔣介石看到後面的宋子文和陳子錕,奇道:“子錕,你怎麽也在?張學良放你出來了?”

宋美齡笑道:“子錕一直陪著我,若不是他鎮著,何應欽這幫人更不把我放在眼裏。”

陳子錕道:“事發當日,我見機行事,跑到機場搶了一架飛機飛回上海。”

蔣介石道:“臨危不亂,好,好。”臉上表情卻有些不自然。

宋美齡的到來,如同在蔣介石和張學良近乎決裂的關系上滴上一些潤滑油,談判得以繼續,蔣介石拉不下臉來承諾的條款,宋美齡毫不猶豫的照單全收。

張學良的幾點主張大體是停止內戰,國共合作,武力抵抗日本,改組政府,清理親日分子,容納各個黨派共同議政,釋放政治犯,給人民更大的自由。

周恩來代表中共提出:中央軍止步潼關,由社會各界商討抗日救亡方案,在南京召開和平會議。

當然,這些主張都需要蔣介石同意。

蔣介石依然堅持必須先放人再簽字。

談判再次陷入僵局,張楊對蔣介石是殺也殺不得,放也放不得,頭疼不已。

陳子錕找到張學良,問他道:“漢卿,你老實講,做這件事前有沒有深思熟慮?”

張學良苦笑道:“我拋了硬幣的。”

陳子錕道:“果然……事到如今,你準備怎麽收場?”

張學良道:“怎麽都無所謂了,我只希望自己不要一錯再錯,背負一生罵名。”說著背手面向窗外,短短幾日,他的兩鬢已經出現白發。

陳子錕道:“如果委座堅持不簽字的話,唯有兩個結局,一是殺掉他,中國從此陷入亂局,二是放了他,中央軍殺進西安,你和楊虎城變成階下囚,西北軍和東北軍的番號消失,中央軍繼續剿共,如果非要選,你選哪個?”

張學良沉默了一會道:“我選第二個,反正已經沒臉見九泉之下的父親了,就算丟了隊伍也沒什麽,老實說,事到如今,東北軍已經成了我的累贅,我早想撂挑子了。”

陳子錕道:“既然如此,你還有什麽可顧忌的,反正最壞的結局也就是那樣了,索性把蔣介石放走,他願意繼續內戰的話,孰是孰非自有千秋公斷,你已經做到了該做的,問心無愧即可。”

張學良道:“難道就沒有第三種選擇了麽?”

陳子錕道:“難道還能有第三種選擇麽?”

與此同時,宋美齡也在苦勸蔣介石不要再固執:“達令,當前最重要的是離開西安,不妨虛以委蛇,回到南京後,想怎麽處置張楊,都是你說了算。”

蔣介石道:“領袖的威嚴豈能踐踏,我若是屈服,以後拿什麽來服眾?”

宋美齡道:“你若是死了,又談何服眾與否,你是不知道,這些天南京可熱鬧了,何應欽已經電請汪兆銘回國主持大局了。”

蔣介石的臉色頓時非常難看。

宋美齡趁熱打鐵道:“你不妨先口頭同意,脫身之後想怎麽解釋都可以,只要宣傳得當,別人是信你,還是信張楊?這些天來,南京一直在用大功率的電台幹擾西安的通電,幹擾對方的宣傳,也是一種宣傳策略,這個你應該比我明白。”

蔣介石臉色舒展開來:“好吧,我就先口頭同意,以領袖的人格來擔保,如果他們還堅持要簽字的話……”

宋美齡道:“那就簽,總之先離開西安再說。”

……

蔣介石終於讓步,雖然仍堅持不簽字,但是口頭同意停止內戰、一致抗日,並且改組政府,清理親日分子。

張學良松了一口氣,興沖沖的跑到西北綏靖公署,把這個好消息告訴了楊虎城,可楊虎城一臉的平靜,毫無喜色:“漢卿,你相信他?”

“此時此刻,只有相信。”張學良道。

“那你的意思是?”

“盡快結束這一切吧,立刻送蔣介石回南京。”

楊虎城一拍桌子站了起來,痛心疾首:“漢卿,你被人耍了,蔣某人陰險狡詐,出爾反爾,你怎麽能輕信於他,必須簽字畫押,才能放人。”

張學良笑了:“虎城兄,你真是聰明一世,糊塗一時,蔣介石不簽字可以反悔,簽了字照樣反悔,這只在他一念之間而已,逼他簽字只能適得其反,我寧願相信他作為領袖的人格擔保。”

楊虎城拿出一張紙來,上面密密麻麻簽滿了名字:“這是西北軍中級以上軍官的聯名信,強烈要求事件完全解決後再釋放蔣介石,漢卿,軍心民意不可違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