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漂洋過海(第2/2頁)

周恩來等留法學生日程計算的很緊,先行乘坐火車奔赴巴黎去了,臨行前大家依依惜別,相約以後書信聯系,送別了大學生們,陳子錕和鑒冰在顧維鈞夫婦的陪伴下在馬賽遊覽了數日才搭乘火車前往巴黎。

在巴黎又盤桓了數日,陳子錕見識了埃菲爾鐵塔、羅浮宮、楓丹白露等名勝,昔日關東小響馬似乎已然脫胎換骨,舉手投足已經帶了紳士派頭,本來就很熟練的法語經過和當地人的交流,已經精湛到會被巴黎人誤認為成老鄉的地步,就連顧維鈞都驚嘆他語言上的天賦。

在巴黎期間,駐法公使館發起一個為生活無著的中國留法學生募捐的活動,陳子錕和鑒冰參加了這個活動,在場的都是上流社會人士,出手不凡,但最引人注目的還是顧維鈞的新夫人黃惠蘭,竟然捐了三千英鎊。

陳子錕驚得目瞪口呆,三千英鎊合成兩萬多大洋,在北京都能買座王府了,居然說捐就捐,這位顧公使當真有錢!鑒冰卻在一旁小聲道:“別和人家比,顧夫人是亞洲糖業大王黃仲涵的女兒,家產巨萬,咱們比不來的。”

“那咱出多少合適?”陳子錕沒了主張。

“看我的。”鑒冰拿出一枚面值五十法郎的金幣投入了募捐箱,倒也換來一陣掌聲,歐戰之後,法國貨幣急劇貶值,法郎根本不值錢了,但鑒冰拿出的卻是一枚1857年鑄造的金幣,雖然已經退出流通,但價值依然不菲,相對陳子錕的留學生身份,倒也恰當。

顧維鈞新婚燕爾,巴黎遊覽夠了才去倫敦赴任,陳子錕二人隨他們渡海來到了倫敦,和陽光明媚的馬賽相比,這座籠罩在霧靄中的龐大都市給人一種強烈的壓抑之感。

好不容易來了一趟英國,該溜達的還得溜達,什麽大笨鐘、倫敦塔、白金漢宮海德公園,統統轉一圈,顧維鈞上任伊始,公務繁忙,小兩口自己到處亂轉便是。

冬雨紛飛的倫敦街頭,陳子錕和鑒冰沿著濕漉漉的街道漫無目的的走著,忽然看到路邊的郵筒旁站著一位眉目如畫的中國少女,正拿著一封信往裏面塞。

“好像是中國人哎。”鑒冰小聲嘀咕道。

那少女聞聲轉頭,目光在鑒冰身上一閃而過,卻停留在陳子錕臉上,露出疑惑的神情來,似乎是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林小姐好。”陳子錕摘下禮帽道,嘴裏呵出一團白霧。

少女道:“呀,真的是你,朱利安先生。”

鑒冰笑呵呵道:“他鄉遇故知,子錕,介紹一下吧。”一只藏在身後的手卻悄悄掐了一把陳子錕腰間的軟肉。

少女眼睛睜的大大的,表情有些誇張:“子錕?難道你不是朱利安,而是堂姐家裏那個……”說道這裏,她看了一眼鑒冰,把後面的話咽了回去。

陳子錕道:“我來引見一下,這位是外交委員會林長民先生的千金,林徽因小姐,林小姐,這是內子,沈鑒冰。”

“你好。”兩個女子握手寒暄。

正說著,一個文質彬彬的青年從郵局裏出來,見狀問道:“徽因,這兩位是?”

林徽因道:“這是國內來的朋友,陳先生和陳太太,這位是徐志摩,在劍橋留學。”想了想又補充了一句:“志摩是位詩人。”

“徐兄,幸會。”陳子錕和徐志摩握了握手,忽然一輛電車駛過,徐志摩道:“不好,時間快到了。”

林徽因忙道:“那好,我們先走一步。”緊隨徐志摩疾步跳上電車,沖陳子錕道:“我住在克倫威爾路……”後面的聲音被電車鈴聲掩蓋住了。

“再見。”陳子錕揮手告別,悵然若失。

鑒冰也笑吟吟的揮著手,等電車消失在遠方,才佯怒道:“說,怎麽回事?”

陳子錕道:“以前我是她堂姐家裏的包月車夫,見過林小姐半面而已。”

鑒冰的眼睛瞪得大大的,伸手揪住了陳子錕的耳朵:“說瞎話不打草稿是吧,還車夫,你不是聖約翰大學和北京大學的高材生麽,怎麽到宅門去當長工了?莫非你是學唐伯虎竊玉偷香,故意接近人家?”

被戳中了心事,陳子錕自然是矢口否認,鑒冰卻不饒他,屢屢將此事拿來取笑於他,笑的咯咯作響,陳子錕也跟著笑,腦海中閃過林文靜的影子,笑容便有些苦澀。

次日,兩人搭乘伊麗莎白女王郵輪,從南安普敦港起航,開始橫跨大西洋的美國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