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三章 程儀(第2/2頁)

“這不是咱京城糞王麽!”陳子錕熱情無比,拉著於德順的手晃個不停。

一番寒暄後,於德順拿出一個信封來放在茶幾上道:“窮家富路,出門在外身上沒盤纏可不行,這是我的一點意思,你要是不接著,那就是罵我。”

陳子錕爽朗道:“那我就謝謝於大哥了。”

“爽快!晚上哥哥擺宴為你踐行,東來順,把兄弟們都叫上,咱們不見不散。”於德順道。

陳子錕笑道:“不巧,晚上熊希齡老先生請我過府,咱們改日吧。”

“那好,就明天晚上,東來順哦。”

送走了於德順,陳子錕拆開他的程儀,裏面是一疊鈔票,數數居然有一百元。

對於一個糞廠老板來說,拿出一百元來算是不少了。

……

當晚,陳子錕前往熊希齡府邸赴宴,再度相間,這對忘年交不禁唏噓,熊希齡打量著陳子錕一身戎裝道:“真是士別三日當刮目相待啊。”

席間都是陳子錕曾經見過的人,前國務總理汪大燮,眾議院議員劉崇佑,總統府秘書兼外交委員會秘書葉景莘,大家相互見禮之後,熊希齡笑道:“可惜林長民攜女遊歷歐洲去了,少了他這個惟恐天下不亂的角色未免可惜啊。”

酒過三巡之後,熊希齡道:“子錕啊,關於你的身世,我已經查到一些線索了。”

陳子錕道:“熊老有心了,我這邊也有一些進展,去年流落上海之時,在精武會裏尋找到了童年時期的生活經歷,原來我是光復會收養的孤兒,自幼當作死士來培養的。”

熊希齡道納悶道:“你是從何人口中得知的?據我所知,精武會乃同盟會中人興辦,和光復會無關啊。”

陳子錕道:“是光復會的前輩尹維峻告訴我的。”隨後便將來龍去脈說了一遍。

熊希齡道:“大體上差不多,但你的生父母卻不是無跡可尋,據我所知,你這個陳卻不是陳其美的陳,而是本來就姓陳。”

陳子錕大惑道:“熊老從哪裏得來的消息?”

熊希齡道:“機緣巧合,我認識了一位辛亥女俠,她叫尹銳志,是尹維峻的胞姐,正是從她口中了解到你的身世,你祖籍湖南長沙,父親叫陳五,當年在家鄉仗義殺人,亡命天涯,從此杳無音訊,二十年後有同鄉帶來一個孩子,說是陳五的後代,因家裏貧窮養不活他,所以就賣給光復會中人了。”

陳子錕艱難的咽了一口唾沫,他沒想到自己的身世竟然在今天的酒桌上揭開謎底,一時間默默無語,良久才道:“多謝熊老,不知道尹銳志前輩現在哪裏,我想再打聽一些情況。”

熊希齡道:“革命黨人,四海為家,去年今日尚在北京,現在卻不知到哪裏雲遊去了。”

這個話題就此揭過,今天熊府設宴的主題是為陳子錕赴美留學踐行,在座的都是見多識廣的老前輩,葉景莘更有留學英國的經驗,向陳子錕介紹了不少歐美國家的人情風俗和應當注意的事項。

酒宴過後,大家紛紛遞上程儀,陳子錕又欠下一筆人情。

……

第二天,中午李俊卿和趙家勇一同前來,大夥兒先喝了一場,然後傍晚又叫上趙大海和薛寶慶,去東來順吃涮羊肉。

昨天熊府宴席之上都是上流社會的朋友,今晚東來順的包間裏,卻盡是貧賤之交,於德順做東,大碗喝酒大盤吃肉,桌旁空酒壇東倒西歪,外面秋雨綿綿,窗外的正陽門城樓籠罩在一片灰色的煙雨之中。

此情此景,離愁別緒盡在不言中,錚錚男兒都掉了眼淚,這一別不知道多久才能相見,千言萬語都在酒裏了!

跑堂的進來囁嚅道:“各位爺,打烊了……”

於德順眼一瞪:“爺們還沒喝夠,打什麽烊,上酒!”

說完這句話,他卻出溜到桌子底下去了。

除了陳子錕和趙大海還清醒著,其余的人都躺下了。

這通忙乎,叫洋車把人一一拉回去,完了陳子錕到櫃上付賬,卻被告知,於德順於老板在櫃上押了二十塊錢,飯錢已經結過了。

把所有人都送走之後,陳子錕正要叫洋車離開,忽見街對面屋檐下站著一個身材頎長的少女,在秋雨中瑟瑟發抖。

是夏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