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磨一磨他的心性(第2/2頁)

“偵緝隊的,跟我們走吧。”

至此,除了大學生馬老六之外,馬家爺們全都折進去了。

馬老六頗有乃父之風,湊了些錢找到李定邦打探消息,哪知道李定邦長嘆一聲道:“晚了,這案子是上面欽點的,花再多的錢也白搭。”

“到底得罪了那路神仙?”馬六心驚肉跳,不祥的預感浮上心頭。

“來頭大了,聽說曹三爺打過招呼的。”李定邦道。

馬六倒吸一口涼氣,如今段祺瑞新敗,北京局勢由直系奉系掌握,曹錕乃直系首領,權力比大總統還大些,得罪了他,那真的只有死路一條了。

“六啊,哥哥奉勸你一句,趕緊走吧,保不齊連你都折進去。”李定邦苦口婆心的勸道。

馬六從善如流,也不再打營救父兄的主意,收拾細軟連夜坐火車離開北京,投奔在漢口做生意的姑丈去了。

馬家的案子進展的非常順利,墻倒眾人推的道理在馬案上得到完美的詮釋,這幾十年來馬家犯下的大小罪過全被人掀出來,一個欺壓鄉裏的帽子是穩穩戴在腦袋上了,馬老五更慘,買兇殺人,強取豪奪,罪不容恕,被第一個判處死刑。

強五強七兄弟,為虎作倀、行兇殺人,也是死罪難逃,只等秋後同馬五一同槍決。

馬家其他人也難逃懲處,馬老三以偷竊罪判處五年徒刑,馬老四常年盤踞在天橋一帶為非作歹,被判入獄八年,由於馬世海年事已高,法院法外開恩,判他徒刑三年,但誰都知道,馬老太爺風燭殘年,怕是沒命出來了。

顯赫一時的馬家,徹底覆滅。

……

陳子錕在“禁閉室”裏看了整整十天書,不敢說閱盡諸子百家,起碼也增長了不少見識,每天勤務兵送來兩菜一湯,小日子過得不亦樂乎。

少校軍裝、馬靴指揮刀這些行頭全繳了,陳子錕重新穿上了他的二等兵灰軍裝,被衛兵帶到吳佩孚面前。

“陳子錕,你可知道我為什麽關你的禁閉?”吳佩孚問道。

“大帥愛護我,才關我禁閉。”陳子錕朗聲答道,同時心裏一陣期待。

可他預料的事情並未發生,吳佩孚只是嗯了一聲,擺擺手道:“下去吧。”

陳子錕預備了滿肚子的話無處可說,只好悻悻退下,依舊回到夥房,王德貴正在剝蒜,見他進來,也不說話,丟過來一頭大蒜,陳子錕默默坐下剝了起來。

“愁啥,晚上吃蒜泥白肉,可香了。”王德貴笑呵呵的說道,“你有學問有膽識,幹什麽不能發財,不一定非得當兵啊。”

陳子錕知道他是在安慰自己,按說立下這麽大功勞,就算不晉升,起碼也要調到戰鬥部隊去啊,依然呆在炊事班裏當夥夫,這算怎麽一回事。

“大帥真是糊塗了……”李長勝推門進來,氣色不錯,也沒戴孝。

“老李,你家裏的事兒辦完了?”陳子錕納悶道。

“托你的福,大帥賞了一百塊錢,五天假期,我回家請了郎中幫老娘看病,老娘沒啥大事,挺過來了。”李長勝樂滋滋的說,忽然看到陳子錕的二等兵肩章,又忿忿不平起來:“肯定是有小人進了讒言,要不然大帥不可能不提拔你的。”

陳子錕只是淡淡一笑:“沒事,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然後低頭剝蒜。

……

“是金子在哪裏都會發光,他真是這麽說的?”吳佩孚眼中精光一閃。

“啟稟大帥,千真萬確,陳子錕經常用這句話自勉,他一點也沒抱怨,幹活麻利的很,除了夥房的工作,每天還到校場上跑幾圈呢。”警衛連的連長稟告道。

吳佩孚沉吟片刻,道:“我本想磨他一兩年的心性,看來不用了。”

正說著,副官來報:“美國公使館客人到大門口了。”

吳佩孚起身道:“更衣。”忽然想到一件事,“我軍中可有翻譯?”

副官道:“大帥,外交部歐美司有翻譯陪同前來的。”

吳佩孚道:“我要自己的翻譯。”

副官犯了難:“師部王參謀是留過洋的,興許能行,要不卑職找他來。”

吳佩孚扣著軍裝說道:“小王是留日學生,豈能會說英語,讓陳子錕來。”

副官一時腦筋沒轉過來彎:“卑職糊塗,哪個陳子錕?”

“炊事班二等兵陳子錕,讓他速速來領命。”吳佩孚套上馬靴,大踏步的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