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挖掘者

波蔔夫很久沒做這種事了,但他並沒有因此而忘得一乾二凈。他的雇主比其他政客更常在一些歌功頌德的文章中被提到━━波蔔夫心想:這是因為他為祖國和世界做了許多重要的事吧━━但這些文章大多著重在事業方面,偏好談論他的財富和影響力,但卻無法讓波蔔夫對他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知道他曾經離過婚之外,波蔔夫對他雇主的私生活幾乎是一無所知。真可惜,從照片和相關資料看來,他的前妻似乎才貌兼具。也許兩個絕頂聰明的人反而不適合在一起,波蔔夫心想,如果真是如此,那麽那個女人就太不幸了。也許大部份的美國男性都不喜歡跟比自己聰明的女性共處在一個屋檐下吧。對男性來說,聰明的女性具有威脅性,而且軟弱的男人往往會因此而感到困擾不已。

他實在無法把此人與恐怖份子或恐怖行動聯想在一起。根據《紐約時報》的報導,他本人不曾遭遇過任何攻擊,也不曾被人搶過。當然,這類事情並不一定會成為新聞,也許他遇過類似事件,只是沒被報導出來罷了。但是如果此一事件已重大到足以改變他的一生,那就應該會為人所知才對。

很有可能,波蔔夫幾乎可以如此確定。但是對於一名專業的情報員來說,幾乎是個令人困擾的字眼。他的雇主是生意人,在科學領域和企業經營方面都算是個中翹楚,而且投注了相當多的熱情在自己的工作上。波蔔夫看過許多張他與其他女人參加慈善或社交宴會時所拍的照片;這些女人很少重復。毫無疑問的,她們都是好女人,就像墻上的戰利品般地供他玩賞,而他則同時還不停地在尋找下一個目標。波蔔夫不禁懷疑自己到底是在為什麽樣的人工作?

波蔔夫必須承認他真的不了解他的雇主;這讓他感到十分困擾,因為他的生命正掌握在他不了解的人手中。不了解,就無法評估他可能遇到的實際風險有多大。萬一別人發現他們的目的,找到並逮捕他的雇主,那麽他也將連帶面臨犯下重罪、遭到逮捕的險境。這名前國安會的成員心想:當他把最後的期刊交給管理員之後,有個非常簡單的辦法可以解決這個問題。他總是隨身帶著一個整理好的行李袋,以及兩張偽造的證件;一旦發現苗頭不對,就可以盡快趕到國際機場並搭上飛往歐洲的班機。他在歐洲存有一大筆錢,夠他舒舒服服地過幾年好日子;如果能找到一位優秀的投資顧問,他的好日子可能還會更久一些。對於一個受過專業訓練的人來說,消失並不是一件難事。他走在第五大道上,告訴自己:我需要的不過是十五到二十分鐘的預警時間罷了……。不過,他如何能確定是否有這些預警時間呢?

比爾.陶尼觀察到德國警方的工作效率一如往常地高。六名恐怖份子的身份在四十八小時內已全部獲得辨識,而警方在繼續對他們的親朋好友和鄰居進行詳細盤查的同時,也把手中已經掌握到的不少資料交給了奧地利相關當局,接著再轉交給駐維也納的英國大使館,最後轉到赫裏福。整份資料包括了一張照片以及佛胥納與多特蒙這兩人的房子藍圖;陶尼注意到這兩個人的其中一人是個才華平凡的畫家。報告中指稱他們在當地的畫廊展售畫作,但畫上的簽名全用假名。陶尼一邊翻閱一邊想道:也許這些畫作現在更值錢了。那兩人有一部電腦,但存在裏面的档案卻沒什麽用處。德國警方認為他們其中的一人━━也許是佛胥納━━曾經寫過一些長篇的政論文章,因此將文章附在資料當中,但還沒有譯成英文。陶尼心想:

也許貝婁博士會想看看這些文章。除此之外,就沒有其他值得注意的東西了:書籍大部份是有關政治的,幾乎都是由前東德所印行和出版;一部很棒的電視和立體音響。以及許多古典音樂唱片和 C D ;一輛不錯的中產階級房車,保養得還不錯;還有就是他們以假名「齊格飛和漢娜.柯伯」在當地保險公司投保的相關文件。他們與鄰居的往來並不密切,大部份時間都是深居簡出,人們對他們的印象就只是生活規律,沒有其他的評論。陶尼心想:他們就像是被壓緊的彈簧……在等待著什麽……?

是什麽原因讓他們放棄計畫?德國警方對此並沒有任何解釋。一位鄰居指稱,在數星期前曾有人開車來拜訪他們,但是沒有人知道來訪者是誰,以及為何而來。雖然根據警方的調查,車子可能是白色德國車,但卻沒有人注意到車子的車牌號碼和車型。陶尼無法判斷此一線索的重要性有多高,這個人可能是而來購買畫作的買主,或是保險經紀人,也可能是讓他們脫離偽裝生活、回復左翼恐怖份子身份的關鍵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