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惺惺相惜(第2/3頁)

打開皮箱,兩人的目光不約而同地移向對方的手上……單是從外觀上,立刻就能看出這兩支弩的不同。

顧明傑的弩樣式古樸,充滿了西式風格,雖然結構上不可避免地作出了一定修改,但大體還是模仿了電影中的那支原品。整支弩全部由金屬制成,弓片采用了最先進的復合材料,估計是從某支進口弩上拆下來的。因為使用了彈鼓供箭,箭矢無法安裝尾翼,全部由兩寸長的金屬箭頭和四寸長的木制箭杆組成,靠重心保證飛行的穩定。這種結構雖然無法與傳統的箭矢相比,但至少不會讓箭射出去就翻跟頭,加上這原本就是一支以射速取勝的連弩,精度上少少的犧牲倒也可以容忍。若是性能能夠達到要求,相信比電影的原品也差不了多少……當然,能不能幹翻吸血鬼那就另說了,如果世上真有那種玩意兒的話。

而杜兵的弩則完全是另一種風格:若不是看到那副折疊的弓片和數十支備用的箭矢,顧明傑幾乎都要以為他拿出的是一支軍用步槍了。

與顧明傑之前的猜測一樣,這支弩果然采用了模塊化快速分解的技術,整支弩分為機匣、弩身還有可拆卸的折疊式尾托三大部分,另外弓片和瞄準器也是可以單獨拆卸的。在裝卸的過程中,顧明傑注意觀察了弩體的內部,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看不出這支弩使用的是哪種氣動結構,只是從那大小不一的高壓氣艙中可以感受到這種結構的復雜。另外,它的弓片也沒有像自己一樣忠於原著,而是借用了現代弓弩上常見的偏心輪技術,這種結構不僅能減輕開弓的拉力,還可以極大的增加箭矢的初速,顯然是出於實用的考慮。

“可以看一下你的箭嗎?”

發現杜兵箱中的箭與自己的一樣沒有安裝尾翼,結構卻是全金屬的,顧明傑有些疑惑,他不相信能造出這樣一支精巧連弩的人會忽視如此簡單的問題,可這樣的箭怎麽保持穩定?難道這其中運用了某種連他都不知道的氣動原理?

杜兵當然不會拒絕這樣簡單的要求,隨手拿了支箭就遞了過去。

接過箭,顧明傑發現箭杆居然是空心的,在靠近箭頭和箭尾處各有三道半寸和一寸長的細縫,底部似乎還有一個類似於自動鉛筆一樣的開關。好奇的按了按,細縫中立刻彈出三片鋒利的刀刃和薄薄的尾翼,整支箭頓時殺氣畢露。

“好辦法……我怎麽就沒想到?”顧明傑眼睛一亮,立刻為這種精巧的設計贊嘆不已。

箭的設計十分巧妙,結構卻並不復雜。它的原理跟普通的圓珠筆差不多,由尾部的彈簧開關控制刃片和尾翼的收放。以顧明傑的能力,要制造這樣一支箭雖然得廢點工夫,卻也不是什麽難事……但是,誰都知道:制造和發明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前者只需要技術和知識的積累,後者,則必須還要加上天才般的創意與靈感。

連發弩最大的局限就在於它的供彈系統限定了箭矢的形狀不能過於復雜,無論是精度還是殺傷力都大受影響。而這支箭的設計卻巧妙的兼顧了兩種情況:

發射前,刃尖和尾翼收於中空的箭杆之內,整支箭體呈標準的圓柱形,以方便在彈鼓之中的排列。當射手扣動扳機,箭矢在弓弦的彈射下飛出箭槽,這時箭矢底部的開關必然會被弓弦觸動,刃尖與尾翼隨之彈出,既保證了箭矢飛行的穩定,也增加了命中目標時的傷害。別小看那三片薄薄的刃尖,想想大名鼎鼎的56軍刺,你就會明白這種三棱箭頭的恐怖。被這樣的箭射中身體,即便不是要害,受傷者也會很快陷入失血過多的危險中而危及生命,十足的陰狠。唯一的美中不足,可能就是制造成本有些過高了……顧明傑稍稍估算了一下,不算材料費,這樣一支箭單是加工成本至少就得上百元,足以頂得上好幾支進口好箭了。

“這種結構是你自己設計的?”顧明傑擡頭問道。

杜兵點了點頭:“本來我也是使用重心偏移的方法保持箭矢穩定,可在畫圖的時候自動鉛筆給了我靈感,這才想出這樣的結構。精度雖然還是不能與正常的弩矢相比,不過也差別不大了,比較頭疼的是它的結構太過脆弱,每支箭用過一兩次就會損壞,不像普通的箭可以重復使用。”

顧明傑聽到這話,眼皮不禁又是微微一跳,中空箭杆的耐用性當然不如實心箭杆,可是它畢竟也是一支金屬箭矢,並不是紙糊的,沒有足夠強大的動能,要損壞這樣一支箭也不是件容易的事……換句話說,杜兵的弩已經具備了這樣強大的動能,否則他就不會說出這樣的話。

“你很厲害,在機械設計上,你比我強。”沉默了片刻,顧明傑淡淡說道,語氣十分平靜,仿佛只是在述說一件與自己無關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