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六十四章 周嫻還活著(第2/2頁)

這是中東人的習慣,把葡萄這樣的水果儲藏在地窖裏,風幹,就成為幹果。

中東人為什麽那麽多幹果,就是因為有很多這樣的地窖。

有的地窖比較大,像山洞。有的地窖比較小,就是這樣狹窄的貓耳洞。

其實也不是貓耳洞。

地窖的面積有五六平方米,周嫻躺在地窖的中間,兩邊還有空隙。地窖有個通風口,在頭頂。通風口安著一只風機。

小功率的電動機在頭頂嗚嗚嗚的響動,為這個狹窄的地窖提供新鮮空氣。別看那個中東人不說話,對周嫻很冷漠。僅從這個風機可以看出,他還是很會體貼人的。該想到的,他全部想到了。

地窖有個出口。

中東人每次進來的時候,周嫻都能看見外面刺眼的光線。

出口是個圓形的洞。洞口上面蓋著沉甸甸的鐵板。洞口離通風口有兩米多遠。

通風口的高度可能更高一些。

出口離地面大約有4米高。

中東人進來時,先在上面鼓搗一會兒,估計上面蓋著其它的東西。把其它的東西搬走之後,就是沉重的鐵板,洞口的蓋子。

打開洞口的蓋子,首先放下一架梯子。

梯子很長,探到底部,直達上面。中東人順著梯子爬到下面。然後給周嫻治療傷口,並運送一些面包與水。

憑借這樣周到的安排,周嫻逐漸恢復了健康,傷口也慢慢好了起來。

第四天的時候,周嫻已經可以下地行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