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2 短兵相接的對決(第2/3頁)

無人機沒有拍攝到其余的,可以確認性質的雷達和導彈發射車,也就是說敵情仍然處於不明狀態中,這大大限制了空軍出動的方案制定,這種情況下,空軍只會同意進行保守的區域外攻擊,通常是使用一種布撒器投擲集束炸彈或者末敏彈。

最後,黃得興向指揮部提出要求,先用空軍展開攻擊,隨後無論打擊效果如何,他將用坦克來與敵人進行短兵相接的對決,他認為自己可以利用情報優勢,確立位置上優勢,這對於坦克戰至關重要。王鎮北只能同意這樣的方案,他的部隊正在越過這裏,向東北部的帕坦科特挺進,對於敵人的機動兵力,他不能簡單地繞過去等待步兵來解決。

黃德興觀察過敵人坦克的陣型,大致是以排為單位,分散布置,敵人的坦克炮管對準了除正南以外的所有方向,既防著空襲,又防著地面偷襲;他知道,攻擊前,最好將敵人的注意力欺騙到一個方向上來,通常來說,坦克手會將炮管和正面裝甲對著他們以為的主要威脅方向,但是這樣又勢必將薄弱區域暴露給其余方向,所以盡管兵力處於劣勢,他還是要將2個連的兵力分散開來。

坦克故意從正面發出各種動靜,就是為了提醒敵人自己的到來,期待引起敵人恐慌。一旦敵人將潛伏狀態的戰車發動起來,這樣黃德興則可以躲在隆隆的發動機聲音後面,偷偷將主力移動到兩側,在能見度只有幾百米的黃昏森林中,掩蓋聲音是必須的。當然集結且啟動狀態的敵人,也有利於末敏彈發揮作用。不過黃德興預感空襲不會太有用,末敏彈攻擊那些在巨大樹冠遮蔽的的坦克群,效能不好,無論是紅外還是毫米波探測器,都只在空曠地帶才能發揮作用,另外敵人的未知的防空能力也是一個嚴重的問題。

6架飛豹轟炸機再次飛臨這裏,經確認,印度遠程雷達已經被剛才的攻擊摧毀,印度軍隊失去了對整片區域的完整監視,對空軍而言走廊地帶已經打開。但是仍然不可掉以輕心,因為仍然有大量的地面防空武器就躲在眼皮底下。這些武器也擁有自己的空中監視能力,可以覆蓋大大小小的空域,雖然一直不敢露頭,但是逼急了也咬人。

一架飛臨敵人上方的大型無人機,正在6000米高度,觀察林間坦克的移動,當這些坦克的發動機處於低速運轉狀態時,紅外傳感器很容易可以發現他們的蹤跡。

一旦將敵人的集中區域找到,就可以向指揮機發送坐標,然後再通過計算機優化布撒彈藥的多邊形區域,最後由已經在空中的飛豹修改攻擊區,完成最後一擊。但是情況突然間發生了變化,敵人意識到了自己已經暴露,下方的雷達沒有繼續自欺欺人地保持沉默。

無人機迅速被制導雷達盯住,幾秒鐘後,森林深處的2道強勁火光,從傾斜的隨動發射架上騰空而起。

這2枚導彈的尺寸頗大,與那些小巧而又缺乏後勁的近程導彈截然不同。靠著充沛的動力,它們將一路持續加速,直至擊中目標。

從雷達開機至無人機失去通訊,只在很短時間發生,正在接近中的飛豹轟炸機,也立即察覺到了危險,因為同一部制導雷達也對所有6架轟炸機進行了跟蹤。告警器顯示為薩姆11型導彈——又是一張戰場上出現的新面孔。

指揮機告誡機群,不要繼續靠近,不管地面的敵人如何落魄,他們確實有幾套威力強大的山毛櫸導彈撐腰。那部相控陣制導雷達同時對6架飛豹,以及更遠處的電子幹擾機進行跟蹤,臨時施加的電子幹擾無法破壞它的制導能力。

倉促間轟炸機只能在允許投彈的最遠距離上,將攜帶的奇形怪狀的布撒器釋放,然後掉頭離開。

投下的這種無動力的滑翔裝置,每一個可以攜帶不到一噸的載荷,導航方式類似於衛星制導炸彈,但是並不直接攻擊目標。

這些東西可以從大片敵人的頭頂飛過,然後根據設定地點和時間的要求,在廣闊的區域分批發射彈藥,有利於壓制大規模集結的敵人車輛。其使用的武器一般為集束炸彈或者末敏彈。當然由於無人機被擊落,新的目標區域信息沒有收集到,這些奇特的方形運載器,只能按照備用方案,在大得多的區域投放末敏彈。

地面上做垂死掙紮的,正是第4裝甲師,師屬的看家防空部隊,他們在2個月前,將老式的薩姆6系統淘汰給了2線部隊,自己裝備了鍍薩姆11導彈。由於這種導彈與薩姆6有一定的繼承性,自從化程度很高,所以部隊很快就完成了過渡訓練,形成了可靠的戰鬥力。

帕夏尼塔一直小心地部署這支部隊,以防處於不利的突出位置上,或者提前被敵人收集到無線電信息;但是百密一疏,今天該部隊還是成建制地被割斷在了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