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方略

盡管南京紫禁城奉天殿經過初步修繕已經可以投入使用,但朱慈烺還是不習慣在這裏召見大臣。

這座紫禁城中最宏大的殿宇讓人有一種莫名的壓迫感,便是天潢貴胄的朱慈烺也覺得很不舒服。故而除了登基大典時用過一次,朱慈烺再也沒有踏入奉天殿中一次。

按照朱慈烺的心意,大朝議的舉辦設在謹身殿,平常小範圍的君臣議對則在文華殿。

大明歷代君主都有召見臣下的習慣處所。便說朱慈烺的父皇崇禎皇帝,就喜歡在雲台門召見閣臣。雲台門便是建極殿後的一塊平台,與乾清門相對。故而也稱之為平台召對。

朱慈烺卻並不怎麽喜歡在室外召集臣子。春秋還好一些,夏冬時節完全就是受罪。

今日是崇禎十七年五月初三,距離朱慈烺登基已經八日。

瑣碎的事宜基本已經處理完畢,朱慈烺終於可以好好的與臣下們議論一番大明的國策方略了。

被朱慈烺召見的臣工有內閣首輔、中極殿大學士史可法,吏部尚書張慎言,兵部尚書、東閣大學士路振飛,禮部尚書劉宗周,戶部尚書姜曰廣,刑部尚書馬士英,工部尚書高弘圖,左都禦史王鐸。

六部堂官、左都禦史悉數到齊,使得這次君臣議對猶如一場小朝會一般。

朱慈烺身穿明黃色盤領窄袖龍袍,頭戴翼善冠,端坐在文華殿寶座之上。

部院大臣們皆被賜座,小心翼翼的坐在天子賜下的錦墩上。

五月初(農歷)的南京城已經稍稍有了暑意,盡管身後有打扇的宮婢,朱慈烺還是覺得胸口一陣燥熱。

他清了清嗓子道:“朕初登大寶,本該免稅賦、赦天下。然內有賊酋流匪竊璽,外有韃虜胡兒囂釁,眼下最重要的便是匡扶社稷,中興大明。諸位愛卿可有良策?”

刑部尚書馬士英朗聲道:“臣有一策,可一舉蕩平流寇,誅殺闖賊。”

朱慈烺微微笑道:“馬部堂有何良策?”

“臣以為吳三桂宜速行接濟,在海有粟可挽,有金聲桓可使;而又可因三桂以款虜。原任知縣馬紹愉、陳新甲曾使款虜,昔下策、今上策矣。當咨送督撫以備驅使。”

朱慈烺面色立時變得陰冷,這馬士英還以為吳三桂是借虜平寇的大忠臣嗎?

“本兵怎麽看?”

朱慈烺又將目光投向了路振飛,期盼這個他一手提拔的兵部尚書能夠給出不一樣的看法。

“臣以為吳三桂之舉與叛國無異。”

路振飛神情肅然道:“吳三桂率部鎮守山海關,神京被圍時先帝曾下詔命其率部入關勤王。然吳三桂一路拖拉,行至永平後聞訊神京已破,遂投靠闖逆。只因其父吳襄被闖逆拷打才怒而返回山海關。闖賊見吳三桂降而復叛,遂率軍前往山海關討伐,吳三桂支持不下便索性投虜,如此不忠不義之人怎可褒獎重用?”

朱慈烺滿意的點了點頭。

他果然沒有看錯人,路振飛看問題還是看的很透徹的。

四月末,山海關大戰還是發生了,與原本歷史的時間點幾乎沒有差異。

吳三桂在與李自成激戰過後感到力有不支,便一咬牙投了東虜。多爾袞自然是願意看到這個局面的,他以逸待勞,在李自成和吳三桂兩敗俱傷時突然殺出收拾殘局。

李自成部遂潰敗,一路逃回神京。

之後,就像原本歷史那樣,李自成於四月二十九日在神京稱帝,次日即率部離開神京,往西安撤去。

之後清軍進駐京師,控制了畿輔地區。然陜西、山西還在李自成控制範圍內,而江南大部仍在明朝手中,至於河南、山東則處於三不管的地區,並沒有任何一方能夠對這一地區有效控制。

現在實是一個三足鼎立的局面。

“朕也以為吳三桂不可倚重。”

朱慈烺終於發聲了。

“吳三桂所圖無外乎榮華富貴,為了榮華富貴他不僅可以拋棄生父,還可拋棄君父以及萬千同胞。諸位愛卿難道不知道吳三桂已經被東虜酋首封為平西王了嗎?”

朱慈烺的聲音雖然不大卻中氣十足,透露著年輕天子的威嚴。

眾臣皆面面相覷。他們確實不知道吳三桂已經被東虜酋首封為平西王。馬士英更是面色慘白,他方才極力為吳三桂說話,恨不得把吳三桂說成郭子儀一樣的忠直之臣。

然天子立刻就把他打臉,吳三桂若不是徹底投虜,酋首怎麽可能封他為平西王?

禮部尚書劉宗周咳嗽一聲道:“陛下,臣以為吳三桂固然不可信,但借虜平寇之策確有可行之處。”

朱慈烺心中一嘆,這些人怎麽就看不清局勢呢。如今實力最強的就是滿清,李自成次之,大明最弱。

若是大明聯合滿清把李自成滅了,那麽滿清就會立即調轉槍頭朝向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