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秋風起兮白雲飛(第2/4頁)

從北面過來的三萬大軍旗幟迎風飄蕩,戰馬、輜重車輛、軍士綿連十余裏不停,在廣宗城內外的黃巾軍、官軍十幾萬部隊的復雜目光中近乎輕松的到達了目的地,並立即開始安營紮寨。

至於說主帥公孫珣,不及與漢軍營中諸多熟人寒暄,便在第一時間匯合了皇甫嵩,兩個持節且不尷不尬合作過一次的中郎將馬不停蹄,直接往城下一處土山上登高觀看形勢。

“文琪且看。”二將披著披風,騎著高頭大馬,引著各自屬下心腹、親衛、儀仗、旗幟並馬來到一處土山上,端是威武,而皇甫嵩倒也幹脆,開口就直接介紹敵情,其人言語也是一如既往的溫和。“廣宗城經過你恩師盧公還有東中郎將董公的圍困,其實已經搖搖欲墜……就等你來,咱們一鼓而下了。”

公孫珣勒馬仔細觀察,然後立即點頭不止表示贊同。

畢竟,皇甫嵩說的是大實話……有些東西是肉眼都能看的清的。

借著盧植在時搭建的圍壘工事,董卓和皇甫嵩重新進行了圍困,這使得之前昔日堅固無匹的廣宗城,如今已經城防破敗。

放眼望去,整個城中一片凋零之意,城墻上的簡易防護工事幾乎喪失殆盡,而且防守區段嚴重缺失,很多地方大段大段的缺少守軍……已經在下曲陽用過一次土山的公孫珣對這幅情形心知肚明,這儼然是漢軍從土山上進行拋射壓制的後果。

除此之外,公孫珣甚至看到了其中一片城墻,居然整個都有搖搖欲墜的感覺。

“那是地道。”皇甫嵩見狀指向那片城墻言道。“借著土山掩護,我們挖了一條地道,然後在地道中堆柴放火,那段城墻的根基已經燒酥了,用上撞木,稍微一用力怕是就能整片推到。”

“皇甫公其實已經要盡全功了。”公孫珣聞得此言,不由失笑道。“我此番援助倒像是畫蛇添足。”

皇甫嵩也是搖頭失笑,卻並沒有否認,因為確實沒必要:“僥天之幸罷了,誰能想到張角忽然病死呢?其人一死,萬事皆休,可見天命在漢不在彼輩。”

此言一出,不知為何,公孫珣居然難得有了一番蕭瑟感慨之意,故此秋風颯颯,二將一時並肩無言。

而半晌之後,公孫珣方才繼續開口問道:“既如此,皇甫公有什麽想法和安排嗎?洛陽那邊得知張角死後,每日間使者不斷,催促我盡快到此,以求匯合皇甫公盡快了結此戰……咱們得盡快給洛陽一個交代吧?”

“是啊,我這裏也是使者催促不斷……不過我也確實有個想法。”皇甫嵩緩緩頷首。“文琪,之前盧公命全軍圍住此城,乃是因為北面自有下曲陽互為依仗,擔心彼輩直接逃竄匯合張寶,禍亂幽並。而如今,張寶已死,下曲陽已定,又有你帶來的那麽多騎兵做依仗,那便無所謂這麽多事情了。我意放開廣宗三面圍城,然後集中全軍精銳強攻此面城墻,迫使城中黃巾賊張梁部五萬大軍往漳河、巨鹿澤而走,然後便交與你的騎兵進行追逐和殺傷……你覺得如何?”

公孫珣思索片刻,立即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其實,戰局這個地步,怎麽打都沒問題了,甚至對於公孫珣、皇甫嵩這個層面的主帥人物的事後功勞也都沒問題了……從中樞那裏看下來很簡單的,公孫珣宰了張寶,皇甫嵩逼死了張角,其余的功勞對這二將並沒有太大影響。

真正需要考慮的是手下士卒的心態。

皇甫嵩這裏,那兩萬從潁川轉到汝南再到此處的士卒倒也罷了,曹操帶來的新募之兵也同樣無所謂,可是一直蹉跎在城下的四萬漢軍以及一萬西涼軍卻是什麽都沒有……沒有賞賜、沒有功勞,只有成年累月的辛苦圍城。

故此,這座聚集著魏郡、钜鹿郡、安平國、清河國等地財貨,供給著十萬黃巾軍後勤的大城是需要讓給這些士卒發財的。

說起來有些野蠻,但卻是無可奈何之事。而皇甫嵩如此安排,既考慮到了戰利品的劃分,又考慮到了戰事的合理分配,確實稱得上是面面俱到。

與此同時,已經讓屬下部隊吃飽了的公孫珣似乎也沒有反對的理由和余地。

“聽說廣宗軍中有一些羌人?”心下了然的公孫珣剛要答應,卻是想起了之前呂布大發神威後,徐榮、曹操等人給自己的信件描述,然後忽然心中一動,並蹙眉問道。

“是!”皇甫嵩莫名其妙。“乃是董仲穎之前從西涼征募兵馬後帶來的……人數不多,跟西涼騎兵混雜著組隊,兩三千人吧!”

“一起調撥給我充當追兵吧!”公孫珣不以為意道。“畢竟城中還有五萬黃巾軍,一旦逃竄,還是很難盡全功的……”

“彼輩也算是辛苦圍城……”皇甫嵩微微一怔,但旋即苦笑。“文琪何必如此?若是缺騎兵,我將從汝南帶來的騎兵親衛全都給你便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