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虛言復東阿(第3/4頁)

等到忙完這些,便已經是一整日過去了。

此時,那些縣中豪強大戶又來請見,說是要設宴款待,此時既然已經安排妥當,公孫珣自然不無不可,就喊上了曹操,帶著公孫越、呂範、董昭、婁圭、關羽、韓當等在城中之人一起去赴宴,也有打探東郡具體情形之意。

“東阿縣沒有落入賊手?”公孫珣大感意外。“東郡幾乎全境淪陷,如何東阿縣獨免?”

“不瞞將軍!”被問到那名當地薛姓豪族趕緊避席行禮,恭敬解釋道。“彼處在黃巾賊初起之時其實是一度落入賊手的,當時縣令都翻墻逃了,但只是隔了一日而已,便被一名縣吏聯合我們東郡薛氏在東阿的同族一起奪了回來!然後一直堅守至此!”

此言一出,莫說公孫珣等人俱皆驚愕,便是一直沒對這些豪強大戶有好臉色的關羽也跟著好奇了起來。

“居然有如此豪傑之士嗎?”曹操忍不住追問道。“此人叫做什麽名字,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昔日在頓丘任職時的故人!”

“回稟都尉。”薛姓豪族當即言道。“此人姓程名立,字仲德,乃是東阿本地人!”

公孫珣不由眼皮一跳。

“原來是他嗎?”曹操一時疑惑未得,那邊的矮胖子董昭倒是有所醒悟了。“我聽過此人名聲。”

董昭乃是濟陰人,濟陰就在東郡南邊挨著,此時也有城池陷落的……實際上,夏侯惇和劉備下午便動身去攻打的韋鄉就是在陳留、東郡、濟陰三郡的交界處。鄰郡中的人才,董公仁知道一些倒是尋常……何況,在另一個時空裏,這二人在史書中根本就是同傳!

“那此人是何等人物啊?”公孫珣明知故問。

“回稟君候。”董昭搖頭道。“其人身長八尺有余,美須髯,而且清瘦……與我倒是相得益彰。”

眾人看著董昭那矮胖身材倒是不由失笑。

“他這人很早便在周邊聞名,其人是公認的有膽識有謀略。”董公仁扔掉笑話,繼續言道。“不過,此人性格極惡,不善與人交往,如我未記錯的話,他今年應該已經四十四歲了,卻還是屈居於縣吏……倒是戰亂一至,顯出能耐來了。”

眾人紛紛感嘆,而公孫珣卻尤其驚愕……畢竟,四十四歲,這都標準的老朽了,該抱孫子了,誰能想到這麽一位老人家,日後還能繼續橫行亂世數十載呢?

“敢問,程仲德是如何一日便奪回城池的呢?”那邊董昭已經忍不住朝這個薛姓大戶追問了起來。

滿堂俱是掛印配綬之人,這個薛姓豪族巴結還來不及,當然不敢隱瞞。再加上他家的親戚也曾參與其中,也確實知道一些內情,一時間倒是描繪的繪聲繪色。

原來,東阿縣中的打著黃巾旗號作亂的首領不是別人,居然就是東阿縣丞王度,而縣令聞人生(復姓聞人,單名生)又是個軟蛋,一聽說城中有人作亂,居然就能直接翻墻逃跑。故此一夜之間,東阿便被黃巾軍占領了。

到此為止,其實基本上跟大部分黃巾軍起事時失落的縣城是一個套路。

但是,所謂亂世出英雄,平日裏大家覺得有本事的人多了去了,真到出亂子的時候才是檢驗水平的時候……當時程立在鄉下公幹,聽到消息匆忙趕回,在半路上的渠丘山上遇到了很多逃亡的吏民,以及不少當地的大戶人家,就停在此處,然後派人去偵查城中情況。結果就發現王度也是倉促起事,城中很空虛。於是乎程立就覺得,既然渠丘山上聚攏著這麽多人手,未必就不能反攻奪回縣城吧?!而且奪回之後,仗著城中的吏民與積蓄,也未必就不能固守下去吧?

於是,他就聯絡起了包括本地大戶薛房在內的很多人,勸大家返身奪城!

然而,天下承平已久,驟然遇到黃巾起事,這些大戶豪強或許還有些能力和想法,可那些本地的吏民百姓卻根本沒這個膽氣,只一窩蜂的說城在東面,裏面有賊,所以應該往西跑,而且要逃的越遠越好……程立當時便感慨了一句‘愚民不可以共商大事’,然後便做出了一個很騷的操作!

這程仲德居然讓人假扮黃巾軍,打著旗號從西面身後過來,然後那些大戶豪強便在逃亡的吏民中大喊,說賊人從西面來了,然後裹挾著山上的老百姓一窩蜂的往東面城中而去!

那王度稀裏糊塗,便被程立和薛房領著一群莫名其妙的返身的老百姓給活活從城中趕了出去!而等到前者醒悟過來,聚攏黃巾軍再來攻城的時候,城中程立卻已經找到了翻墻而走的聞人縣令,打起朝廷的旗號,安撫了人心,這東阿已然是攻不下了!

“不瞞諸位貴人!”那薛姓豪族最後言道。“那王度後來逃往濮陽,見到了賊帥蔔已,蔔賊此人無知無能,不懂得賞罰有度,非但沒有懲處那王度,反而安撫於他,又讓他領著三千蛾賊,去守韋鄉……如此可笑無能之輩為守將,想來朝廷大軍必然能一戰而取韋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