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進退(第4/4頁)

“我們也是沒辦法。”呂範勉力勸道。

“子衡前日可不是這麽說的。”公孫珣繼續笑道。“你當時說大丈夫的姓命豈能操之人手?然而這天下間的男兒,又有幾個人的姓命不是操於別人之手呢?”

呂範當即無言。

“也罷,不說這個了。”公孫珣眯起眼睛看向河對岸道。“真要說到性命,今夜若不能成功,那兩路大軍盡失,怕是檀石槐要順勢席卷三郡了,屆時死的人就不是這區區幾千人了!”

“正是這個道理。”呂範趕緊答道。“正如文琪之前所言,趁夜渡過歠仇水,火燒鮮卑王庭,才有幾分可能引得鮮卑軍改道,給身後大軍求的幾分生路……”

“高衡,你聽到了沒有。”公孫珣忽然面不改色的輕聲問道。“既然是要拼死去救夏公,我令你部打頭陣,先行拼命,可有問題?”

一旁當即轉出了高衡的身影:“司馬說的如此透徹,我又能如何呢?再說了,先渡後渡而已……只希望司馬不要扔下我在河對岸不管就行。”

“怎麽可能會不管。”公孫珣冷笑。“若不渡河,生路在哪裏?動身吧!把那座浮橋與我拼死奪過來!”

“喏!”高衡躬身離去。

俄而,兩百多精挑細選的中軍精銳甲士在這渤海高玄卿的率領下,齊齊出陣,直奔那座被鮮卑人重兵把守的那座寬綽浮橋上而去。同時,韓當也開始下令第二隊由義從組建的隊伍進行準備。

這是明火執仗的夜間強襲,所以,幾乎是在高衡踏上浮橋的一瞬間,整條歠仇水的北岸就跟著沸騰了起來,而歠仇水的南岸,也忽然點起了不知道多少火把以做疑兵……

……

“……育許之,太祖即拔本部千五百人,兩日連趨百裏,直至歠仇水下,鮮卑王庭方五千兵,見之震恐,待大軍援,將畢其功於一役也。然中路使匈奴中郎將臧旻忽敗,使麾下屬吏孫堅突圍告之,育聞之,亦肝膽俱喪,乃遺輜重、棄太祖而走。太祖深夜聞之,仰天嘆曰:‘夏育雖惡,然軍中士卒皆無辜也,且若其為檀石槐銜尾所食,則燕代之地無兵矣,數郡百姓將為荼毒。’乃決意,夜渡歠仇水,火燒彈汗,以身誘檀石槐回軍!”——《舊燕書》·卷一·太祖武皇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