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撤屯(中)(第2/2頁)

一念至此,公孫珣瞬間就頭大了起來。

“我現在總算明白為何要兩渡黃河,走南路過來了。”呂範的表情也愈發愁苦。“剛開始我還以為是北路不安全,有鮮卑人騷擾……現在看來,走那條荒涼且有黃河隔絕的路,怕不是為了防備鮮卑人,而是防備這些移民。”

“去告訴程普與韓當,回去路上要更加小心,那些陪隸也要更加優待一些。”公孫珣也只能如此說了。

不然呢,留下來幫這些移民生產自救?就算是出於仁心,對於這些撤屯的移民來說,盡快趕到雁門安頓下來才是最好的出路吧?

就這樣,萬事有老道的雁門兵曹椽張澤領著,做了交接,又從這邊領了些糧食、草料等等,然後,公孫珣一行人就勉強在這臨沃城下休息了一夜,第二日便神經緊繃的踏上了歸途。

而這次回去,卻是有五原郡的駐軍護送的。

雙方前後夾著這幾百戶移民,勉力來到黃河邊上的渡口處,張澤卻又飛馬過來,提醒公孫珣要和五原的軍隊一起,把移民的馬匹、牛羊、弓矢、刀劍都給收繳上來!

公孫珣愈發頭大,偏偏又無可奈何——他這時候哪裏還不曉得那張歧張太守口中的‘多跑幾趟,什麽就都有了’是個什麽鬼?!但是,如果不收繳馬匹和武器的話,等過了河,只剩自己的這幾十個甲士和那兩百個陪隸,真能看的住這些弓馬俱便的移民?!

想到這裏,公孫珣也只能自我安慰,等回到雁門,便是這些人不願意從軍追隨自己,自己也必然是要發還馬匹和其他牲口的……他公孫文琪還不至於眼饞這種絕戶財!

然而想歸想,命令一下,真的是嚎哭聲遍地!讓人不忍聞、不忍睹!

須知道,這群五原郡九原縣的百姓,都是農牧結合,而短短數日間,先是被本郡官吏派兵毀了莊稼,拆了房屋,又被征收了口糧,還有不少人被搶奪了一些浮財……現如今,對於他們來說,這些馬匹、牛羊等牲口幾乎相當於僅剩的貴重財貨,甚至是以後生存希望所在,可這些卻要和防身用的武器一起被官府的人給奪走,又怎麽可能會心甘?

然而,鐵甲刀槍就在眼前,更重要的是這些人就算是男丁有些勇力,善於騎射,當著自己年邁父母、虛弱妻兒的面又怎麽敢反抗……於是,雖然一時間哭嚎遍地,可除了幾個大戶之外,這幾百戶移民卻依舊是被兩邊的軍士給收繳了個幹凈!

“韓某真是生平第一次行此種事!”韓當來匯報時也是頗為羞恥,而坐在渡口旁一塊石頭上的公孫珣幹脆從頭到尾都沒擡頭看他。

然而,就在這位千石司馬羞憤至極的時候,偏偏又有人不開眼來招惹他!

……

“(永初五年)詔隴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陽,北地徙池陽,上郡徙衙。百姓戀土,不樂去舊,遂乃刈其禾稼,發徹室屋,夷營壁,破積聚。時連旱蝗饑荒,而驅蹙劫掠,流離分散,隨道死亡,或棄捐老弱,或為人仆妾,喪其太半。”——《後漢書》·孝安帝本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