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2章 不想當宰相的狀元郎不是好秘書

先秦之時,古人以文明禮儀來區分華夷。

合於華夏禮俗者為華,或稱夏、華夏、中國。不合者為夷,或稱蠻夷,化外之民。

春秋時,孔子著春秋大義,提出尊王攘夷,而楚國自稱蠻夷,後文明日進,與中原諸夏會盟,則不復以蠻夷視之。鄭國本為諸夏,後行為不合義禮,因被視之為夷狄。

“春秋左傳記,中國有禮儀之大,故稱夏,有服章之美,謂之華。”

而到了漢晉以後,華夷的區分又有了變化,特別是經歷了五胡亂華之後,對於華夷之別,開始加入了血緣關系,甚至將血緣列為華夷之辯的首要條件。這是因為五胡十六國時代,華夏遭受胡人入侵,飽受蹂躪,當時的北方漢人甚至差點族滅,故此對於華夷之辯更注重血緣。

地域和文化禮儀反而放到了後面。

房玄齡提問。

“左傳有言,非我族類,其心必異,何解?”

“回房相,春秋管仲曾言,‘戎狄豺狼,不可厭也;諸夏親昵,不可棄也。’當年狄人進攻邢國,管仲便力諫出兵救援。戎狄、禽獸也,畏威而不懷德!”

“夷不謀夏,夷不亂夏,這是以武力打出來的,不是妥協優待出來的,沒有強大的武力,強硬的態度,他們是不會放棄對神器的窺探的。”

羅成對馬周開始的那段論點很感興趣,馬周對夷很鄙視,充滿歧視,也有很強的防範之心。不過他又說,華夷並不是以血統和地域來論的。哪怕是再根正苗紅的漢人,可如果反竄心於夷,那麽就算身出於華,也不能稱他為華了。

他的觀點,還是認為,華夷的區分,關鍵在於文化和心理認同。

這一點羅成很贊成。

這就好比後世的那些香蕉人,本身出於華,可是到了國外後,早就心理認同了外國,不把自己再當成華,竄心於夷,這些人自然就不能再算是華夏了。

而有一些蠻夷,歸化華夏,尤其是一些蠻夷遷移內地入籍落戶,幾代之後,他們的子女說著漢話,習著華夏禮儀,甚至心裏認同也完全是華夏,這些人便已經不再是蠻夷而是華夏了。

“馬周,大秦又當如何對待四周之蠻夷呢?”

“回聖人,學生以為,對於夷狄,不能過於寬厚,夷狄終究是畏威而不懷德之禽獸也,不懂仁德只畏刑威。故要時刻提防蠻夷,對於蠻夷要先示威後宣德,四方之蠻夷,有欲內附者,可遷入落籍,但不可有特殊優待,更不能給予保留其傳統習俗等,也不許聚落居住,歸化入籍者,須得從此著我華夏衣裳、說我漢人言語,繳納稅賦,遵守國法,改漢姓名說漢話!”

“魏晉之時,對於北方的諸胡就是過於優厚,那些被擊敗的諸胡內附,全都內遷,劃田授地,讓他們聚落而居,甚至依然是沿習他們的那一套傳統,這樣便成了國中之國,終究導致了五胡入侵亂華夏江山,這是前車之鑒,不可不防。”

按馬周說的,只要這些蠻夷戎狄,依然保留著他們過去的名字、傳統習俗,依然是如過去般的單獨分開居住生活,那麽這些人不管他入沒入籍,有沒有內附,他們就始終都是蠻夷戎狄,絕沒有成為華夏一部份,這些人就早晚會成為禍害。

羅成覺得這種觀點,正是如今大一統的大秦帝國需要的華夷之辯的統一思想。

蠻夷們要麽歸化,要麽就依然是蠻夷,不可能讓他們有兩重身份,兩個國籍。對於想要歸化的蠻夷,當然歡迎,但沒有什麽特殊優待,不可能讓你們成為大秦帝國下的什麽突厥人、靺鞨人、粟特人、俚僚人、羌人等等,只要一入籍,你就是華夏,是漢人,是秦國子民。

你就得用漢名漢姓,你就得蓄發戴冠,你就得穿漢人衣服,就得學習漢話,就得繳賦納稅。

更不會允許什麽突厥部落、粟特部落、羌人區等出現,不可能讓他們自治,讓他們成為國中之國。

這就好比科舉考試,你蠻夷要是入了籍也一樣可以按正規渠道參加科舉,考不考的上,全憑你真本事,不會給你加分不會給你特招。

……

三天後。

殿試的成績出來了,筆試和面試的成績都出來了。

十人名單擺在皇帝面前,這是最優的十人。

筆試前十和面試前十,都有馬周。

馬周的那通華夷之辯說的大氣,深得皇帝贊賞,諸位考官們也很支持。他的那番話,很符合如今朝堂上的華夷之策,更深得皇帝喜歡。

毫無疑問,羅成最終欽點了馬周為狀元郎,一甲第一名,狀元郎,賜進士及第!

第二名皇帝欽點了孫伏伽,這也是位河北士子,不過比較有意思的是孫伏伽曾經在隋朝時就考中了進士,大業末還任過大理寺史,是一位懷才不遇的小官。隋亡後,還曾在李淵的偽唐任過長安縣法曹,因上書李淵言事有功,被李淵升為治書侍禦史,不過後來因上書言事被李淵免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