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0章 藩亂

夏季的暖風吹過馬邑城代國公府門前的樹梢,葉子嘩啦啦的響著。

代國公府內,定襄道右都督指揮使、馬邑太守、代國公劉武周正與原雁門道諸將校十余人濟濟一堂,杯籌交措。

原義武左軍使苑君璋,義武右軍使高滿政等一幹將校,都是隨劉武周當初馬邑起事的兄弟,這幾年他們雖說沒有什麽大作為,一直被楊義臣擋在太原之北,所據之地也一直就是馬邑和雁門與樓煩三郡。

但他這幾年也不是幹坐著。

馬邑起事之初,劉武周不過是隋馬邑太守王仁恭麾下的一個鷹揚郎將,統領一千人馬。可借著羅成的支持,他殺王仁恭起事,繼而奪三郡,招兵買馬,整訓兵將,戰功沒多少,可北面得羅嗣業的馬匹支持,後又得了不少突厥鐵勒部眾安置,實力也是漸強。

坐在劉武周旁邊的是他的妹夫苑君璋,他本是馬邑豪強大戶子弟,家中巨富,後來跟劉武周交好,劉武周將妹妹嫁與他,兩人關系更進一步。

苑君璋雖說是個豪強子弟,可卻不識字,但人很聰明。他平素不太愛喝酒,可今天也灌了不少龍門飛將軍,一張臉紅光滿滿。

他放下酒杯,“娘的,別個個個加官晉爵,咱們這些個兄弟倒是越混官越小了。”

高滿政便道,“可不,皇帝如今大加重用那些隋朝的舊貴族官員,大方豪爽的很,那蕭瑀跟咱們打了幾年,一歸附,就授封國公拜宰相,你說他帶著太原歸附得封國公還罷了,可陳叔達之類的憑什麽?”

“還有王仁恭的兒子都授封了個侯爵,還授為郡丞了。”

酒一喝多,這些人說話便越發的肆無忌憚了。

今天本是劉武周的生日,所以邀請一眾兄弟聚齊喝酒,這酒宴只有一幹老兄弟。昨天劉武周就已經宴請了馬邑城中一幹官將,其中也有朝廷派來的郡丞、校尉等,但今天卻只是私下小聚,沒請那些人。

都是自家人,說起話來便沒多少顧忌,這一喝多,有些牢騷就忍不住了。

而他們牢騷的根本,都是因為在年初的那輪諸道調整之中,原來的雁門道被並入了定襄道中,雁門道沒有了,節度使也罷撤了。

本來劉武周一幹兄弟這幾年,日子挺逍遙的,兵馬越來越多,戰力越來越強,可隨著楊義臣一死,蕭瑀獻太原歸附,河東一戰而下。

他們這些兄弟的地位也就不免尷尬起來,他們比不起北邊定襄道的羅嗣業,羅嗣業是皇帝兄長,他麾下的兵將雖也不是皇帝嫡系,可晉王卻是皇帝親兄弟,自然其麾下的劉弘基殷開山侯君集等一幹大將,也都得授了侯爵,個個都得賜飛魚袍服。

甚至在這次改道之後,定襄的兩支兵馬,也都很快被授與神捷左右軍的軍號,搖身一變變成了大秦的禁軍,個個加官晉爵授勛不說,全軍將士還都得了一筆不小的錢糧賞賜,分田分地的好不熱鬧。

而反觀他們,劉武周被撤去節度使後,改授為定襄道的右都督指揮使兼馬邑太守,而義武兩軍,軍號沒變,卻要精簡整編為一個軍,苑君璋本來是左軍使兼雁門太守,高滿政是右軍使兼樓煩太守。

這次苑君璋被授為涿郡太守,高滿政則被授為上谷太守。

很明顯,兩人這是被調離代北,同時轉為文職,被奪兵權了。

劉武周雖兼著馬邑太守,可整編後的義武軍,軍使卻是劉弘基,副軍使從朝廷派來的,是尉遲亮,這位是皇帝的近衛將軍出身,是皇帝心腹。

更別說,在上次的授爵中,劉武周雖封了個代國公爵位,但苑君璋和高滿政這義武軍兩大軍使,卻各只封了個開國伯爵位,其下面的一幹將校,卻更只有幾人得了子男爵。

這就更讓他們不滿了。

憑什麽啊?

朝廷授爵,考慮各個方面,是綜合考量。

比如說劉武周其實沒什麽功績,他最大的功績就是殺了王仁恭奪下了代北三郡,沒給定襄的嗣業扯後腿,讓其能安心穩固定襄,剩下的,也就是稍牽制了下太原的隋軍了。

除此之外,他還有什麽功績呢。

他率領的三郡,人口不過幾十萬,之前還得靠嗣業救濟糧草,其部擴充到兩軍五萬人馬,可一戰像樣的仗都沒打過。

所以最後給劉武周封國公,那都是他占了個節度使的名頭,至於他麾下的將校,沒有功績當然不可能封公封侯,給個伯爵都算是安撫了。

但劉武周等人卻不這麽想的。

他們只看到連後來歸附的陳叔達等一幹人都個個郡公縣侯的,他們這些首義功臣卻爵位官職不高,如今更是隨著道郡調整,而降了官職。

苑君璋等越說越過份,可劉武周卻只是端著酒杯不說話。

“大帥,要說咱們幹脆也投突厥人算了。”苑君璋紅著眼睛惡狠狠的道。